【绵竹教育】让法治阳光溢满校园
作者:申梨 文/图 责编:刘舫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6-11    

——绵竹市深入推进法治教育工作小记

学校走廊里挂着孩子们的法治手抄报,艺术展板上精美的法治剪纸令人眼前一亮,教室里孩子们三五成群正在讨论法治口袋书……如今,走进绵竹各个学校,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法治氛围。

一直以来,绵竹市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为主要途径,以进一步强化法治教师队伍建设为重要保障,突出法治教育合力,创新法治教育载体,培育法治教育文化,打造中小学法治教育“1231”模式,构建中小学法治教育体系,“法治”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

“正”在其中    让法治精神浸润校园

6月8日上午,走进中新友谊小学,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扑面而来,最直观的是各种形式新奇、内容新颖、主题鲜明的法治宣传栏,漫画、手抄报、剪纸等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法治展板让孩子学法在身边,成为校园内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我们的法治宣传栏是不断更新的,有些是统一的主题,有些是孩子们自行创作的。”中新友谊小学校长蔡剑告诉记者,作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不仅把讲规则、重法治的内容融入到校园环境打造,还把讲规则、明礼仪、守法纪等身边事,用剪纸、画画、演讲等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根植法治文化。

与中小学生不同,幼儿园则结合幼儿心理需求,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推动法治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创新开展“法治”游戏课程,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

近日,在绵竹市第二示范幼儿园内,一曲“拷问青石板”的川剧正在精彩上演。老师们动手改编故事情节,孩子们身着迷你版戏服,扮演着包公故事里的人物,通过找线索、破案、断案等情节,让孩子们在体验川剧艺术魅力中,让法治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如今,绵竹特色法治教育正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遵道学校选出的一个个民法典小先锋,成为同学们争相效仿的模范;九龙学校在儒家文化中渗透家风教育,使孩子们逐渐实现从“遵循家规”到“遵守国法”的自然转换;孝德学校以“德孝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崇德行孝,引导同学们做社会好少年……

“正”在实践    让法治教育护航成长

近日,兴隆学校的孩子们来到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法院,开启了一场场“沉浸式”法治实践之旅。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增强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通过播放视频、讲解真实案例、游戏互动等方式,为同学们讲解法治教育相关知识,告诉大家如何应对不法侵害、预防校园欺凌、远离毒品犯罪等自我保护方法。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现在做起,遵守法律,争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法治是一种精神、一种素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兴隆学校校长彭顺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四川省‘法律七进’示范点和德阳市法治教育基地,兴隆学校大胆创新,坚持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积极探索将法治教育生活化、趣味化、寓教于活动中,率先建成“法律伴我成长”体验活动中心,成功打造出一个集法律知识宣传、法治文化推广、法治实践和法治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新型普法教育基地。还采取“你点菜单,我送菜”的方式,开展模拟法庭、法律常识飞行棋比赛、情景剧展演等参与式活动,带着孩子走进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现场观摩体验,探索“普法+研学”新模式,让青少年学法更立体直观,助力学法实现“知行合一”。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事业,需要持之以恒、深耕细作地抓实。近年来,绵竹市教育局将法治教育常态化纳入德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各校强化参与性、互动性,把法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体验、研学旅行,充分利用“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平台,持续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教育微电影征集等校园普法活动,结合各大专题教育日,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实现“法律进学校”“法律进班级”“法律进社团”“法律进寝室”,开创青少年法治教育新局面。

“正”在引领    让法治教育出成效

“孩子在学校变化可大了,尤其是经常会告诉我们一些法律知识和各类法治小故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与孩子一起进步。”清道学校家长告诉记者。

“我们在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同时,深度挖掘语文、科学、生命生态与安全等课程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把法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在语文课中穿插讲解《英雄烈士保护法》等,在泥塑课中穿插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清道学校校长罗庆向记者介绍。

清道学校一直积极把法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使每个小学生参与到法治教育中来。学校思政老师和年画老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钻研年画与法治教育,开发法治年画口袋书,在全市进行推广;学校法治副校长、法律援助站副站长、社区民警等法律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家长会、家校平台推送,向家长普及法律知识;小小法治宣传员给低年级的学生讲述法律小知识、小故事,利用双休日给游人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法治教育正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清道学校开设的特色法治课程是绵竹市教育局推进法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三支梯队化法治教育队伍,即学校法治专兼职教师、法治副校长和和法律援助站副站长。各学校以思政课教师为基础,从司法、消防、公安、医护、环保等部门聘请兼职法治教育教师,探索建设一支稳定的兼职法治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增加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内容,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提供支持。加强法治副校长制度建设,从检察院选聘35名骨干力量作为全市39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还聘请在绵竹市执业的29名律师及9名法律工作者担任绵竹市38所法律援助站副站长,认真开展法治宣传、法治教育、法律咨询,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青少年学生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好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法治教育永远在路上。绵竹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真正实现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法治教育大格局,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