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肩挑重担
作者: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8-30    
  嫩肩挑重担
  ——记兴隆镇广灵村村主任、大学生村官卢志勇


  29岁的他已经在村上工作了5年,是兴隆镇最年轻的村主任。这位大学生村干部,用自己的苦干、实干、巧干,赢得了全村干部和群众的信任与爱戴,他就是兴隆镇广灵村村主任、大学生村官卢志勇。
  不断学习 丰富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
  家住什地镇的卢志勇于2006年从西昌学院数学系毕业后,在新疆教书半年。作为独生子女的他,在网上看到四川要招聘一批大学生村官,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报名考试。他想,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又住在农村,熟悉农村的情况,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为民服务中。
  2007年底,他被分派到兴隆镇,镇上把他派到与汉旺镇毗邻的广灵村担任支部副书记。勤奋好学的他,不断向其他村干部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刚接触到农村工作后,他发现太陌生了,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去处理,在处理群众问题中,他和村支部书记李林霖一起去,学到了处理农村问题的许多方法、措施。
  由于工作踏实、成绩卓著,在2011年1月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广灵村主任。早在2004年在校读书,他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深知自身担子很重,也知道自己一言一行都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多看书、看报、深入群众,向长者虚心学习,结合农村实际,进行一些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提高。
  五年中难忘的两件事
  卢志勇说,他是在2007年底到广灵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的。刚到该村不到半年时间,就遭遇5·12特大地震。由于该村离汉旺较近,该村的人员伤亡严重,全村20个村民小组、3800多人中,平均每个组都有2名以上村民在地震中遇难。当天下午,他便及时到各组去收集灾情,从废墟中抢救伤员,并一直忙碌着为村民发放救灾物资、分发救灾资金。而此时,其妻子已经怀有身孕8个月,其老家什地镇也是住的帐篷。为了全村群众的生活及安置,他一直没有时间回老家看望父母和妻子,就连当年6月9日妻子临盆生产,因为工作原因,他也没有时间在妻子身边去照顾。至今回忆起这件事,他都有些遗憾,无法用其他方式去弥补。
  完成灾后重建以后,群众的增收致富又摆在眼前。经过多方联系,在去年,他联系到广汉一业主在本村集中租用农户土地1200亩,用于芹菜、莴笋、韩国萝卜、豌豆等蔬菜的种植。当地村民不仅有一笔租地的收入,还在蔬菜基地务工,而种植蔬菜的业主每月给当地村民发放务工工资就达30万元。由于有蔬菜基地的入驻,当地务工农户每人每月平均有1000元的收入。为了进一步扩大农户的增收范围,今年他又引进一个蔬菜种植大户,新租用当地农户的500亩种植蔬菜。卢志勇说,目前农村在家的人员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引进种植大户,农户既可在家门口务工挣钱,又可以照顾好家里。
  一心为百姓的好主任
  该村5组的陈炳均说,8月9日,卢志勇和5组的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一起对5组村民反映的近3年全组的收支票据进行查证,并调查处理村民反映的问题。村组只要出现了纠纷问题,无论是白天、晚上,卢志勇总是亲自到现场化解,做到矛盾不出村、不上交。当天他还和组长上门对2组一位老人反映的儿媳妇不给婆婆照电灯一事调查协调解决。
  陈炳均说,村主任卢志勇为全村村民争取2路公交车从东北镇竹林村延伸至广灵村原村委会的位置。这其中凝聚了卢志勇的多次辛劳,用他的诚信打动了运输公司和交通局。如今,全村的许多群众都习惯到村委会的老位置搭车到绵竹。
  这位村民还说,他们组有近百亩的农田以前沟路不畅,每年泡田栽秧都很困难,卢志勇就多次到镇上汇报,今年这里的250米沟渠修建好了,该组的村民再也不为泡田栽秧发愁争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