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 刘宇:探索燃气领域创新创造之路
作者:罗天琪 廖辉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5-11    

刘宇(右上)指导仪器使用

头戴白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手上拿着工具包……5月9日,记者在绵竹港华燃气新市门站,见到了刚刚获得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正在工艺流程区进行操作指导的刘宇。

刘宇出生于1990年,绵竹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绵竹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工作。从2017年以来,刘宇及其团队多次获得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奖项,发明的装置多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细心观察 创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013年,从四川石油大学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刘宇,满怀憧憬进入了绵竹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成为工程部管道施工现场的一名管理人员。经过一年时间历练,2014年他转入公司品质、安全及风险管理部,从事燃气安全与技术创新工作。

刘宇(左二)与团队工作人员开会

在工作中,刘宇十分善于观察。2016年港华燃气集团在开展PEQA项目检查时来到绵竹分公司,在焊接施工环节,焊工需要在PE管上绘制网格线,由于管道管径较大,焊工足足绘制了五分钟左右,所有检查人员也等待了五分钟。“我当时就想能否有一种装置能够解决画线时间长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刘宇的想法得到了团队其他工作人员的支持,于是,他们一起开始了装置研发工作。

由于前期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刘宇与团队人员的创新之路走得异常艰辛。据他介绍,研发焊接施工网格线工具,网格线要像印章一样印到PE管上,需要在装置上将网格线雕刻出来,但他们通过线上线下多次雕刻后印出来的效果却都不理想。“后来我们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广安的一家广告公司,运用激光雕刻网格线技术,从而解决了印刷问题。”网格线问题解决后,设备机身又该如何制造,成了刘宇和团队面临的新难题。他们跑遍了德阳许多加工厂,并在加工厂坚守2个多月时间,一边探讨一边改进,把他们的想法和机械加工人员的经验相结合,最终为这个装置形成奠定了基础。

左二为刘宇

“发明制作这个装置大概花了一年多时间,这个装置将画线时间从原来平均三分钟缩短到5秒以内,极大提高了我们的施工效率,同时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据刘宇介绍,PE管焊接施工网格线工具荣获了2017年港华集团最佳SQS(优质服务计划),并售出了70多套设备到港华燃气其他分公司。同时,2020年该装置获得国家QC大赛专业级奖项,以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学无止境 凝聚创新活力

虽然刘宇年轻,但是做事十分踏实稳重,他如今在品质、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担任助理经理一职,承担了绵竹港华燃气公司创新团队创新研发、指导、培训工作,同时也是港华燃气集团的银牌导师。

刘宇在记录数据

燃气管道置换装置的研制、PE管校管装置……记者在该公司四楼会议室看到,从2017年以来,刘宇带领团队人员多次参加了国家、省、县级及港华集团内部比赛,获得无数荣誉。

“我们公司的创新团队从最初的4个人,发展到现在的8个小组近50人了。”刘宇告诉记者,由于团队有了研制基础,项目的研制成功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定效应,从而激发了大家创新创造的热情。

刘宇到夹江开展培训

“爱岗敬业,热爱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刘宇同事对他的评价。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刘宇需要到港华集团其他分公司开展SQS(优质服务计划)全员基础知识培训,对不同团队的创新工作进行指导。“我主要在西南片区的分公司开展培训工作,由于疫情因素的影响,去年大约去了10家分公司。”刘宇说。

“不需要理论的实践,需要实践的理论。”这是刘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工作之余,刘宇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利用节假日和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加强创新获奖案例分析,在创新创造技术等方面不断刻苦钻研,突破自己。

左一为刘宇

2017年,刘宇参与研制的燃气管道置换装置获得了国家QC大赛一等奖,港华集团的增效奖;PE管校管装置、埋地阀门多功能启闭装置荣获2020年国家QC大赛专业级奖项。PE管焊接施工工具的研制、燃气管道置换辅助装置的研制获得中国燃协2021年燃气安全创新成果技术创新奖,同时这两项成果在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五小成果。2021年绵竹港华燃气有限公司获得四川省职工“五小”活动先进单位,2022年,刘宇获得港华集团西南区域个人特别贡献奖。

刘宇表示,以后他将继续加强学习、增强知识储备,与研发团队一起积极进取,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设施装置,提升工作效率,与大家一起坚守燃气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部分图片为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