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在小事中闪光
作者:王虹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8-15    
  美德在小事中闪光
  ——记玉泉镇曙光村村主任陈少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陈少友就拥有这样的一种情怀,更确切地说,这已是他的习惯。“把爱心送给真正需要的人,这样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这是他的信念。
  陈少友现在是玉泉镇曙光村村主任。多年来,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帮助着与自己“不相干”的老人,用如水般平静的孝心践行着“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名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年端午节,陈少友和以往一样,把早早买好的皮蛋、鸭蛋、粽子等物品依次送到村上的20多户五保、孤寡、残疾老人手中,这已是他多年的惯例。从2008年开始,每到逢年过节,他都要拿出自己的积蓄慰问这些老人,近四年来他已经拿出了近8万元。这对于办养猪场刚刚起步的陈少友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慰问中,陈少友发现村里65岁的王前金老人摔断了腿,二话没说他便背起老人赶往医院,守着老人治疗,并拿出自己的钱为老人垫付医药费,并不时赶到医院探望,为老人擦脸洗衣。老人格外的感动,拉着陈少友的手不愿松开。陈少友说,自己会一直来看望老人。就这样一句简单的承诺,不论寒暑,哪怕家务再忙,他都坚持不懈,从未间断。
  一个人做一两次善事并不难,但要坚持长期默默无闻做下去却并非易事。谈及所做的这一切,陈少友说:“每当看到这些五保和孤寡老人,我就感觉他们像自己的父母。我帮助他们,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点孝意,让他们晚年生活得好一点、开心一点。”
  当50多岁的张老汉得了癌症,陈少友送去了钱和营养品;六组的一户村民在今年春节出车祸摔伤无钱医治,陈少友走村串户号召乡亲们为他们募捐;为解决其一家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陈少友又送来了肥料和自己养殖场里的猪崽。
  养殖场才刚刚起步,自己却投入精力和金钱照顾村里的老人,陈少友从未感到后悔,家人也非常支持他的行为,并在他的带领下,孝敬自己的父母,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在陈少友位于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一副锦旗和一块牌匾格外地引人注目。“情系父老乡亲,致富不忘乡邻”——一组全体五保老人。这是对陈少友最大的肯定。对于今后的打算,陈少友说,自己还年轻,希望能再好好学习技术,努力把养殖场逐步扩大,赚了钱以后,把村里剩下的几条泥路铺上水泥。
  滴水穿顽石,爱心化甘霖。一直以来,陈少友对工作的热爱,对长辈的敬重,对同事的关心有口皆碑。他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你帮助同伴摆渡过河时,自己也已经到达了幸福的彼岸;当你帮助别人搬走脚下的绊脚石时,自己的道路也将变得宽敞通畅。他认为,助人为乐就是能够从物质上、精神上关心一切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并在帮助人的过程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每次看望、捐助,他总是积极主动、尽力而为;遇到不文明的行为,他会立刻上前制止;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他会自然地伸出热情的双手。朋友们遇到烦心事也总喜欢找他倾诉,他会真诚地倾听,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他的左邻右舍及亲朋,谁家有了困难都会想到他,有了喜事也会和他分享。
  陈少友的快乐也许正是缘于他的豁达和乐于助人。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大好人。也许对于“好人”这个质朴的名称,大家会有不同的解释,但陈少友却用责任和行动为这个词作出了最好的解释。他说,他会一直这样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