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香”涮出火辣人生
作者:张娟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8-08    
  “串串香”涮出火辣人生
  ——记退伍军人谢小兵的自主创业之路


  在我市宏正市场附近有一家餐饮店,地方虽不大,但麻辣味道醇厚,香气扑鼻,口味独特,加之老板热情周到的服务,每天都是门庭若市。
  记者走进去看到,一排排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新鲜蔬菜和各种肉类;储物房里,干货、调味品等成箱地叠放着。“有客人来了,招呼到起。”“6号桌的火再开大一点。”在收银台一旁,一位30多岁的男人正忙着结账找钱,还不时侧身招呼客人、提醒伙计,他就是这家餐饮店的老板——谢小兵。
  1995年,谢小兵从北京某部队退伍后,当过城管,开过中餐店。回想第一次创业,他满是辛酸:“那会儿,我既当老板又当员工,既当采购又当主厨,个中甘苦只有自己知道。”四年的部队生涯使谢小兵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执着的精神,也让他懂得商场上失败不能失志的道理。
  2003年,在德阳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小兵发现“串串香”这种新型餐饮非常受食客追捧。考虑到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串串香”比较喜欢,而且经营投资成本低,风险小,他便萌生了转战经营“串串香”的想法。回到绵竹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寻找铺面。通过走访调查,他发现宏正市场地处城中心,居民楼多、人流量大,而且周围店铺的租金也不高,非常适合创业。于是2003年底,他投资10余万元在宏正市场附近租下两间店铺,开起了“谢氏山城串串城”。为使串串香口味纯正,他还特地去重庆拜师学艺。
  小店开张后,谢小兵把卫生放在第一位,菜品都是自己亲自去进货,剩下来的不适于保存的东西坚决销毁。晚上收摊后,他还要认真打扫每个角落。在炒料方面,他经常和食客攀谈了解他们对味道的评价,虚心聆听食客心声,真诚向他们征求意见,并根据食客的要求进行改进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小店凭着卫生整洁的店面、独特的口味、热情的服务,吸引了周边小区居民的注意,前来光顾的人络绎不绝。
  正当生意红火的时候,小店又面临着同行的竞争,生意淡了不少。“那时候,看着每天寥寥无几的食客,我特别着急。”怎样才能让生意重新好起来?谢小兵苦思琢磨着在菜品上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自创的苦瓜丸子、肥牛裹金针、茄饼等菜品一经推出便深受食客喜欢,店里的生意慢慢开始回升了。“我们与食客的关系不仅仅是生意关系,我们重视的是人与人的感情。”谈到经营之道,谢小兵这样告诉记者,“食客有选择的权利,当顾客流失的时候,我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
  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串串香”有时卖到凌晨四五点,清早七点又起床买菜,品种多达上百种,紧接着洗菜、切菜、串菜、摆桌;天天清洗沾满辣椒油的碗筷,刺激得双手像火烧似的疼痛;有的客人喝醉酒后,嘴里骂骂咧咧不肯付钱……在经营“串串香”的十余年时间里,谢小兵饱尝艰辛,一次次咬牙挺过。2008年的特大地震让他至今记忆深刻:“那年的损失很大,十几万元瞬间化为泡影。震后水电气不通,加之店铺维修加固,生意空白了一年。2009年花了十几万元装修店铺和购买桌椅,才又重新营业。”谢小兵说,地震让他前后损失了几十万元,他想过不做,是员工们的不离不弃重新燃起了他对创业的渴望。
  “如果说‘串串香’串起了我的幸福生活,让我活得有尊严、有自信,那么,我最应感谢的,还是员工们的支持以及街道、社区领导们的关心。”谢小兵时刻不忘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翻开他的员工登记表,下岗职工多,农民工多,“4050”人员多。对他来说,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5·12大地震和8·13泥石流灾难中,本身已经步履维艰的谢小兵还坚持为慈善事业捐款捐物。每当有灾难袭来时,他总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
  在我市,喜欢吃“串串香”的人有很多,经营“串串香”的店也多,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则长久不衰,谢小兵的“谢氏山城串串城”就属于后者。从开张到现在走过了十个年头,
  谢小兵的“串串香”生意口碑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响,规模也越来越大。餐桌从最初的25桌增加到现在的80桌,员工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20多人。特别是每逢节假日和夏季,生意火爆得常常要排队等位。探秘其中缘由,谢小兵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辛勤劳动加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