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 闯出一片致富新天地
作者:王冰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8-08
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 闯出一片致富新天地
——退伍军人陶永发自主创业带领乡亲奔富路的故事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陶永发最爱说的一句话。今年38岁的陶永发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正是这颗“不安分的心”让他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回乡创业,一路爬坡上坎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陶永发是我市金花镇玄郎沟人,从小他就有个军营梦。19岁那年,他穿上绿军装,成为昆明空军指挥所的一名新兵。刚去时,他被分在新兵警卫连,每天进行大量训练,由于他在训练中吃苦耐劳,不久他就被安排在机关做了一名勤务兵。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时常会到花卉市场购鲜花,再加上驻地经常会接触到当地种植花卉的农民,他了解到鲜切花是个很有前途的行业,再加上一个朋友亲身种花的创业经历,让他对这个行业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6年,陶永发告别12年的军旅生涯,凭着一个军人特有的作风和干练胆识,用十万元退伍费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在昆明种植鲜切花。 很多事看别人做时觉得挺容易,一旦自己动手时才觉得困难重重。陶永发还没退伍时便在昆明各大花卉市场转悠考察过,认为种植花卉有着巨大的市场,所以信心满满的。但真的实干了他才发现种花并没想像那么容易,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就是昆明的土地不好租,而且租金很贵。他跑到集中种植花卉的乡镇一个一个地寻问哪里可以出租土地,好不容易租到了9亩地,买回苗子,十万元退伍费也基本花光了,再也没钱请工人。种植花卉是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事,为了解决他的困境,家里年迈的父母来到昆明帮着他料理花草,一家人就这样起早贪黑日以继夜地干。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除去成本,他竟赚了20多万元。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他又租了25亩土地,也请了大批工人,开始扩大种植规模,第二年下来,盈利60多万元,他再接再厉又租了60多亩地,开始建种苗培育场对外卖种苗。他的花卉事业越来越红火。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2010年,种花人蜂拥而至,昆明花卉市场出现爆棚,花卉价格下降市场疲软,陶永发觉得花卉种植业的黄金时间已过,再加上牵挂家乡地震后的发展,他毅然转让昆明的花卉基地回到家乡,开始第二次创业。回来后,经过考察,他决定养鸡。这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先四处参观学习,看别人怎么养,从中领会探索路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决定在老家玄郎沟进行绿壳蛋鸡生态养殖,进行林间放养。选好地修好养鸡场,他从江苏空运回1500只绿壳蛋鸡试养。当时,老家玄郎沟没有电,他就靠点蜡烛孵化鸡,后来买回发电机。经过一段时间试养,效果出奇的好,普通鸡蛋一斤才卖三元左右,绿壳鸡蛋一只就能卖到二元五,他觉得有前途,迅速扩大规模大胆养殖。谁知春节过后鸡蛋开始滞销,看着库房里鸡蛋越堆越多,他开始发愁。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没有专门学过专业营销和管理知识的他,发挥在部队练就的越挫越勇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用最原始的方法,开着车拉着鸡蛋到处去推销,北川、安县、绵阳、德阳、成都、中江……他跑遍了周边的县市,向别人一个一个讲解生态绿壳营养鸡蛋的好处,并送给别人试吃品尝,一开始别人都不相信他,他还拉着大家去养殖场实地参观,就这样不求回报只求打开销路占领市场份额,他还利用沿山旅游带打广告指定销售点进行定点鸡蛋销售,慢慢地他的销路打开了,库房也空了,他的绿壳鸡蛋走出绵竹走进多家超市。看到大家都接受了他的产品,陶永发抓住机会扩大规模,并开始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沿山一带农家乐多的优势,在养蛋鸡的同时兼养肉鸡,把肉鸡就近销售给农家乐,也把绿壳鸡蛋摆上农家乐,形成多重经济效益。如今,陶永发的绿壳生态蛋鸡年产蛋量达到30多万枚,肉鸡达到年产量7万多只,每年净利润达20多万元。他的养殖场发展了,还请了些工人前来务工,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一些村民也跟着他养殖蛋鸡,村里还成立了专业养殖合作社,大家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是我最大的梦想,也是我的一份责任。”陶永发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养殖业已基本走上正轨,但不安分的他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打算在搞养殖的同时,再发展花卉种植,他说种植花卉是他的老本行,轻车熟路,而且种植业需要劳动力多,可以解决更多当地富余劳动力,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目前,陶永发已经做好前期市场考察,觉得绵竹花卉市场前景不错,他打算在绵竹找个合适的地方租地再搞个种苗基地,再在花卉种植方面一展身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