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陈绍荣:外出务工二十余载 如今过上幸福生活
作者:王虹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2-07
今年除夕,在玉泉镇圣母泉社区的一户农家小院里,49岁的陈绍荣和家人围坐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在一片欢笑声和祝福声中,为2021年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陈绍荣出生农村,吃苦耐劳。为了改变家里的生活状况,他远赴新疆务工,20年间,从一个小工成长为管理人员,日子也越过越好。 1999年,陈绍荣跟着老乡来到新疆库尔勒地区从事棉花的种植和采摘。初来乍到,他从小工做起,和大家住在一个大工棚里,所有的劳作都主要靠人工,条件非常艰苦。新疆的棉花田里,一望无际白绒绒的棉花,陈绍荣和工友从早到晚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天不亮就出发,直到很晚才回家。他们是论斤计费,有人手脚麻利,一天可以采摘150公斤左右。低头弯腰做了一天,陈绍荣的手是麻木的,腰更酸痛,倒在床上就能睡着,第二天又是辛勤的一天。为了多采摘,大家说话喝水的功夫都没有。新疆的气候干燥,风又凉又刺,更像是一把镰刀,吹得嘴唇裂开,唯一让陈绍荣和工友坚持下去的就是多挣钱。从每年的3月到9月,从棉花的播种、定苗、浇水、田间管理到采摘,陈绍荣经历了日晒雨淋,但辛苦的付出也给他带来了一年十余万元的收入。在外出务工的这些年里,陈绍荣的家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盖上了新房,供女儿读完了大学,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陈绍荣说,在务工的这20余年中,他在工地学技术,听讲座,看视频,凭借自己的勤奋与钻研学习棉花种植技术,这也让他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近年来,随着棉花种植采摘机械化的普及,棉花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让陈绍荣做起了管理人员,虽然工作较之前轻松了不少,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既然人家信任你,你就得好好干。”陈绍荣说道。他为人忠厚实在,工作兢兢业业,是工友们心目中的好榜样。在自己务工的同时,陈绍荣每年还会带领当地的老乡去务工并给予照顾,很多工友都非常信任他。 怀揣着辛苦务工一年的收入,陈绍荣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年春节回家和家人团聚。看着如今的好日子,陈绍荣说,自己至少还能干十年,只要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