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增分会让孩子更累吗?新增项目是如何选定的?官方解答来了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12-10    

12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发布。体育考核增分、增项会不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增加学校和家长焦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权威解答来了↓↓

1.有家长说孩子中考已经压力很大、很焦虑了,现在体育考试又增分,孩子压力会不会更大?学校、家长该如何缓解焦虑和压力?

李奕:研制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特别理解家长和孩子们的感受,毕竟是涉及到中考,每一分对于孩子来讲都非常重要,这些问题也确实躲不开。

但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的改革,应试和分数绝对不是目的,而是以此为载体,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调动孩子自主自愿、积极参与、养成习惯、终身坚持,我们真正的着眼点是在孩子的健康上。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在孩子的成长、学习,包括考试的过程中,身体状态、精神状态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孩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以及各项考试当中,孩子的人生才能有更多出彩的机会。

在这点上我们特别有感触,就像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的:“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所以也请广大家长和同学们不必过于焦虑,压力不要过大,我们也想强调几点:

我们希望学校要做好对家长和孩子的引导和解释工作,同时在学校里要营造健康锻炼的氛围和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两操一课”(眼保健操、课间操和体育课),而是在全学科、全员、全过程中贯彻健康教育的理念,传递健康知识,传递锻炼常识。同时以身作则,干部教师带领孩子们投入到健康成长的大的环境当中。

此外,我们特别希望家庭氛围也能够借助这次改革营造起来,营造良好的、积极的运动锻炼的氛围,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带孩子到小区里、公园里,包括周末到户外走一走,爬爬山、打打球、跑跑步,全家一起不但能够强身健体,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和亲子关系的建立。

通过这些点滴的积累,我想孩子们的状态肯定会发生改变,大人、家庭乃至整个的生活状态也会发生改变。不仅让孩子能够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他们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的体质健康监测,以及最后中考体育现场的选项和分数,也能有直接和间接的支持。

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看透这一次改革方案的指向,积极的动起来,和我们一起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把1做扎实、做好,然后在后面添更多的0。

2.既然说要降低选拔性,为什么还要增加分值,这样岂不会矛盾?

李奕:分值增加到70分,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代表我们的基本态度。在“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提到“无体育不教育”,在这里我们提到“体育”是指体育与健康,是那个“1”,是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增加这个分数。

确实这次体育考核分值的增加是绝对的,是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指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导向,就是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生命的状态,它就应该占更大的比例。但是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中,我们都是在努力减少分数差距。

首先是把所有的增分的40分放在了过程性考核中,也就是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基本达标的标准,并不是追求体育竞赛或者技能的更快更高更强,去增加孩子的区分度。这个基本达标的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分年龄段有不同指标,已经运行多年,孩子们、家长们,包括老师们都很熟悉,也是各个学校必须要认真贯彻的。

其次,在考核时间上,设置在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让孩子有一定时间的积累和锻炼。我们的目标是希望绝大部分孩子能达到体质健康的基本标准,达到良好以上。良好以上就给满分。

第三,在现场的30分考试当中,我们特意大幅度的增加可选择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