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奔跑在招商一线
作者:本刊记者 周静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7-16    
他,奔跑在招商一线
——优秀共产党员、市招商局副局长陈正君先进事迹


  2010年11月,39岁的陈正君从部队转业到我市招商局担任副局长,成为经济主战场的一位“新兵”。22年的飞行员生涯养成了他严谨细致、胆大心细的性格特质,但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全新的工作,他充分发挥踏实肯干、舍得吃苦的军人作风,奔走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第一线。
  腿勤嘴勤推动钣金园落户绵竹
  “干招商工作就得腿勤,就得往一线跑,成天坐在办公室里是招不来项目的。”正在新市钣金园现场忙碌的陈正君对记者说道。
  陈正君到招商局啃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钣金园项目。当时,市招商局局长王道彬获知成都钣金协会因为成都市政府的“退二进三”政策,计划在成都周边的卫星城市重新选址进行搬迁后,立即通知陈正君与该协会联系。接到通知后,陈正君迅速主动出击,四处收集企业信息,前后二十余次赶往成都和钣金协会洽谈,为会员企业逐一详细介绍我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对有意愿投资绵竹的企业,他更是发挥“钉子”精神,一次又一次前往成都上门宣传推介绵竹,邀请企业组团来绵竹投资考察,全程负责该项目的后期谈判跟进,并与国土、规划等部门一起走村入户宣传了解情况,共同做好园区征地拆迁、项目规划等工作。
  在长达一年多的接触中,真诚细致的陈正君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与各位企业家成为了朋友,大家遇到什么事都直接与他联系。去年底,市上作出调整:由开发区全权负责钣金园的建设管理工作。部分企业看到业主变了有些担心,陈正君拍着胸脯对大家说:你们就安心在绵竹投资发展,不管谁是业主,我都会给你们全力搞好服务工作。最终消除了大家的顾虑,坚定了在绵竹投资的信心。
  截至目前,我市设在成绵复线新市路口、一期工程为1300多亩的钣金园已经完成征地拆迁、规划等前期工作,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已共有11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另有一家企业正在谈判中。“钣金园能够顺利推进,我们陈局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局长王道彬评价说。
  排忧解难为企业当好服务员
  面对当前激烈的招商抢商形势,只有用真诚、热情、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企业的青睐。在与客商打交道的过程中,陈正君始终将自己看作是一名“服务员”,为企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想方设法去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为了提前做好人才储备,确保企业建成后顺利开工,去年成都钣金协会向招商局提出想在绵竹提前招聘工人的想法。得知企业的想法后,陈正君积极与园区周边的孝德、新市等镇乡联系,与镇乡一道对全镇劳动力进行摸底调查,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又与企业一起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目前,这批工人已经在成都企业接受系统培训,待绵竹项目一完成就能上岗。
  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陈正君也是煞费苦心。九一钣金科技有限公司前往我市工商局预核名时,被告知按照相关规定“九一”不能作为企业名称进行预核。得知此事后,陈正君主动前往工商部门了解具体原因,并给企业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随后又与企业一道反复研究,最终选定“九壹”这个同音名称并顺利完成预核名登记。而这些只是陈正君为企业热情服务的一个小事例。
  分工调整认真学习进入新角色
  2011年9月,因单位人员变动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陈正君分管项目科,同时协助开发区搞好钣金园相关工作。项目科涉及到招商引资政策制定、合同文本的制定以及各镇乡招商引资任务下达、统计等,新工作政策性和专业性非常强。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陈正君积极向单位领导、老同志和年轻人学习专业知识,深入镇乡、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对各镇乡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年初制给各镇乡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科学合理,也为我市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招商引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陈正君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配合下,通过招商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截至6月30日,今年我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27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3%,顺利实现“双过半”。
  陈正君转业两年半时间,最明显的感受是忙和累!转业之初,长期饱受两地分居之苦的妻子以为能够和丈夫从此过上幸福轻松的家庭生活,谁知,干上招商引资工作之后时间根本不属于自己的。企业家平时工作很忙,大多选择在周末和节假日来绵考察洽谈,陈正君经常是与妻子、儿子刚确定好在哪儿过个轻松的周末,一个电话计划就得泡汤。对此儿子颇有微词,妻子倒还理解。“虽然很忙,毕竟人在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