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绵竹医护“花式”哄娃 已为12000余名孩童接种新冠疫苗
作者:刘菲 申梨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11-11    

“小朋友,看过奥特曼没?奥特曼打怪兽可勇敢了,你也要勇敢哦!”“阿姨给你挑最细的针,一点也不疼。”“来,闭着眼睛数三秒,阿姨打针绝对不超过三秒”……近日,全市3至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已全面启动,记者走访发现,接种现场,医护人员练就“十八般武艺”,动画片、漫画贴、糖果等“甜蜜武器”轮番上演,只为“哄娃”顺利接种。

“花式” 哄娃 医护“花样”多

11月10日中午1点,市妇幼保健院因市第二示范幼儿园一群小朋友的到来而“沸腾”了起来。等候区,小朋友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站在整齐的队列中,或是开启“好奇宝宝”模式,或是不停问着“十万个为什么”,欢笑和轻松挂在每一位小宝宝的脸上。一扇门,将等候区和接种室隔绝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这里的氛围稍显凝重,因惧怕疼痛,有的小朋友咬牙捂脸,眉头皱成了“川”字;有的将头埋进父母的怀里,用动作表达着自己内心满满的抗拒;还有的刚进接种室就瘪嘴痛哭,甚至以“自己脱衣服”“上厕所”等种种借口妄图“逃离”接种室。

面对这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家长、老师使尽浑身解数,给予鼓励,接种室里的医护们也秒变“奶妈”,哄娃打针。“阿姨给你挑选了最细的针,保证轻轻地扎。”“你看过《奥特曼》吗?他的眼睛为什么会放光?”接种台前,面对紧张、哭泣的小男孩,护士杨丹轻声细语与其聊起了“奥特曼”。男孩刚刚听得入神,却被妈妈告知已经打完针了。男孩眼角还挂着泪,愣了几秒,然后向杨丹竖起了大拇指。去往留观室时,他还不忘回头告诉自己的小伙伴们“不疼,都没感觉。”

“小朋友打针会怕疼,肌肉越紧张就会感觉越疼,这时候就需要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与杨丹一样,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们对小孩预防接种都有着丰富的经验,除了给予言语的鼓励,医护们还准备了各式糖果。

技术过硬 孩子“白哭了”

家里没有小孩,没有“哄娃”经验,这也难不倒这群可爱的医护。在剑南街道原市委党校疫苗接种点,来自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护士刘斯羽在接到任务后就开始向同事“取经”。她说,与同事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为小朋友们接种疫苗,首先自己的技术必须过硬,尽量减少疼痛感。“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9字口诀是医护们在接种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为确保“推药慢”,空闲时刘斯羽就埋头苦练匀速、缓慢推针,最大限度减少孩子们的疼痛感。于是,接种台前往往出现在脱衣服、棉签消毒时孩子们还自顾自地哇哇大哭,但当注射针扎进皮肤反而自己止住了哭泣。甚至有孩子在打完针后埋怨“都不疼,白哭了”,现场家长、工作人员和医护们不禁莞尔。

从同事那听说孩子们大多喜欢卡通造型的漫画贴,第三人民医院护士马鑫除了苦练技术,还特意在文具店挑选了各式各样精美的漫画贴作为孩子们“勇敢的凭证”。从接种台走出来的小朋友们总是会向其同学炫耀自己的奖品,告诉小伙伴们打针不疼,打完还会有奖品。

“很有创意,我们比较担心孩子在接种前后会哭闹,没想到接种点有这么多哄娃绝招。”张方芳的儿子是市第二示范幼儿园大三班的学生,一直对打针有点害怕,有时候还会哭鼻子,这一次打疫苗,护士阿姨一直逗他说话,还给他送糖果,分散他的注意力,不经意间就打完了新冠疫苗,一滴眼泪都没流。

在现场,医护人员的这种哄娃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点赞。“孩子甚至还对下一次接种有着小小期盼。”家长王升燕说,从大哭大闹到离开时主动提出要去和护士阿姨说谢谢,是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让孩子不再惧怕打针。

记者获悉,自11月4日,我市3至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面铺开以来,各接种点医护人员用尽心、贴心、暖心的服务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认可。截至目前,已为12514名孩童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现场,常有孩子为医护人员送上画作、贺卡,表达自己对“白衣天使”的尊敬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