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绵竹一厨师痴迷写歌 创作歌词近300首
作者:罗天琪 杨扬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9-08    

“他乡的月亮再圆/也没有故乡的星空美丽/不眠的酥油灯啊/总照亮我梦里的归期……”日前,德阳市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获奖名单出炉,绵竹厨师罗红斩获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其作品《雪山的孩子》同时获得音乐类歌曲项目一等奖、歌词项目三等奖,《伊犁河谷的波斯菊》获得音乐类歌曲项目三等奖。

自学写歌 创作近300首歌词

罗红出生于1968年,现在是绵竹一家酒店的厨师。年轻时他就对写作、音乐十分有兴趣,多年来他自学作词作曲,从2014年至今写了近300首歌词。

近日,记者来到罗红的家看到,客厅一侧的几个书柜格外醒目,里面摆满了文学类、歌曲类等各式各样的书籍,而这里正是罗红平时学习、写歌的地方。“我以前开了一家KTV,大概开了10余年时间,由于歌曲接触多了,就萌生了自己写歌的念头,大概从2014年左右,我开始尝试填词的。”罗红说。

由于非科班出生,不懂任何乐理,高中学历的罗红凭借一腔热血,最初从填词到写原创作品,在这过程中,罗红克服了诸多困难。“歌词是音乐文学的一部分,写歌词跟写文章不一样,需要在短短一百字或几十个字内表达思想感情,同时要朗朗上口,体现个人风格,真的很不容易。”在认识到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后,罗红购买了许多音乐类的书籍发奋自学,同时通过网络认识了许多专业的音乐人,在他们的指导下,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写歌灵感来源于生活

“锅勺翻飞/放开手脚/舌尖的美味/由我制造传导/熘炒/争分夺秒/煎炸/样样精到/味蕾的绽放/看我一招引爆”。这是罗红创作的《我是厨师我骄傲》的歌词,这也是他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厨师这份工作工资虽然不高,平时很忙碌,但是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就在工作中积累素材,然后写下了这首歌词。”据罗红介绍,他写歌的灵感大都来源于日常生活,生活中感人、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都可能成为他作品的主题。

黑水县沙石多乡昌德村曾是全国贫困村,当罗红了解到当地村民郭让为了改变家乡面貌,回村担任村支书,带动当地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的故事后,写下了《雪山的孩子》这首歌曲。当疫情发生时,医务工作者们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涌现了无数感人的事迹,罗红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随即与人合作写下了《我想对你敬礼》这首歌词。

“有时候走在路上或者晚上躺在床上,突然之间来了灵感,我就会把关键词句立刻记在手机上,避免自己忘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罗红创作的《冰花孩子》《明月下的思念》《天涯海角最相思》等歌词作品在各大音乐平台上发表。作品《我家住在云朵上》《最西藏》入选2019国家艺术基金培养资助项目汇报音乐会;作词作品《我在北方的夜晚,守护南方的光明》获中国电力“国网原创歌手及原创歌曲大赛”河北赛区金奖;作词作品《红船》获得2020年第三届“红船颂.南湖情”全国原创歌词大赛优秀奖等。

不断学习 只为写出更好作品

“每次听到歌词中的呐喊,都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听了这首歌,眼泪止不住地流,让我想起了童年……”罗红发表的歌曲,总能看到听众这样的评论。正因为罗红的歌词大多是描写现实生活,展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引发共鸣,触动人心。

“作曲要学懂基本的乐理,同时也要学会识谱,而词则是歌曲的基础,词曲是相辅相成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写词时心中自带旋律,可以边写边唱,才能写出好歌词。”为了更好地创作,罗红总是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学习,进行写歌和创作。

“我目前对陕北民歌很感兴趣,我购买了许多关于陕北音乐的书籍进行学习。”罗红告诉记者,写不同类型的歌曲,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人文情怀等,只有让自己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词曲。写词作曲是他目前唯一的爱好,他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争取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