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记者调查:不文明养犬“顽疾”如何破题?
作者:李露平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8-26
今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正式施行,其中包括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这意味着遛狗不牵绳等也属违法行为。随着法规政策宣传的不断加强,大部分市民出门遛狗都会给狗拴上狗绳,但也有部分市民在人员密集的小区遛狗或带狗进入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仍不牵狗绳,任由犬只随意游走,狗粪“横躺街头”的现象时有发生。怎样才能破解不文明养犬这一道难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目击:无视法规 不文明养犬行为仍存在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不文明养犬行为给市民带来不少困扰,犬只扰民、犬只伤人、遛狗不牵绳、犬只随地便溺等不文明养犬现象已成为现实的民生问题。 一号桥附近的一处草坪空地,因环境空旷宽敞,成为不少养犬市民的集中遛犬场所。傍晚以后,就陆续有市民带着犬只来到此处,相互聊着家常、交流养犬趣事。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市民的犬只在进入草坪前都配有牵引绳,然而进入草坪后便将牵引绳取掉,任由它们在空地里“撒欢”。“反正草坪上也没人,就放开狗绳让它们玩了。”当记者询问这些遛狗的居民为什么不用束犬链时,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而在中心广场,尽管有“宠物禁止入内”的标识,但每到夜幕降临,仍有个别爱狗人士会带着他们的爱犬到中心广场“散步”,有的甚至没有拴狗绳,有时突然窜出来吓得老人或孩子避之不及。不仅如此,犬只随地大小便也是城市文明的“顽疾”之一。“不能直接用扫帚,有时得自己备些纸张弯下腰来收拾。”负责回澜大道中段一带路面清洁的环卫工人杨广华告诉记者,清扫落叶或乱丢弃的包装盒都不算太辛苦,最让他烦心的就是路边一坨坨狗屎。 市民:文明养犬 让城市更美好 市民王女士下班后会到月亮泉公园夜跑,令她苦恼的是夜跑过程中会遇到敞放的犬只,经常被吓一跳。“有一次碰到一个邻居遛狗没拴绳,这只狗一直冲着我叫,还追着我跑,很吓人。”王女士说,月亮泉公园属于公共场所,入口处也设立着宠物禁止入内的标识,但个别市民无视提醒,将犬只带入公园。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和王女士有相同遭遇的市民不在少数。“我家狗不咬人”“我家狗这么小,别怕”等通常会成为遛狗不牵绳市民的口头禅,也成为其他市民最不愿意听到的话。对怕狗的人来说,犬只无论大小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安。 而大多数市民最担心的是狗会伤害到孩子。“我家宝宝很怕狗,一看到小狗跑过来就会吓到,虽然狗狗只是想跟她玩,但孩子会很害怕。”市民蒋先生说,有时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正巧遇上大狗主人出来遛狗,狗狗很好奇,不断将鼻子靠近孩子嗅,孩子吓得直往大人身后躲。除此之外,还有市民认为,养狗不牵绳会存在狗咬人的隐患,虽然大部分市民养的宠物狗个头不大,也打了免疫针,但如果被伤到,依然需要到医院处理伤口、打狂犬疫苗。“钱还是小事,如果遇到怀孕等情况被犬只伤到,打针也会带来很大困扰,希望养宠物的市民引起重视。”市民蔡君如是说。
探访:多数市民遵守法规 “新法保护犬和人的共同利益” 修订后的《动物防疫法》让市民出行更放心,让文明养犬有了刚性规则。不少市民在遛狗时,都会拴上牵引绳,带着塑料袋和纸巾,及时将犬只的粪便清理干净。“我觉得新出的动物防疫法很好,我们多数爱狗人士一直都遵守文明养犬的规定,但确实有些人不太注意。有了新规的引导,会让更多人有这个意识。”范先生是一只哈士奇的主人,虽然哈士奇、金毛等中型犬只性情很温和,但为了顾及别人感受,他外出遛狗时都会将牵引绳拴好抓牢。 记者在城东新区某小区看到,该小区内的电梯和通知栏里,张贴的文明养宠宣传单随处可见,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文明养宠的温馨提示,提醒小区业主文明养犬、遛狗拴绳、当好“铲屎官”,防止犬只伤人和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动物防疫法》重新修订并实施后,我们接到遛狗不拴狗链、狗狗随地大便、狗叫扰民等投诉比以前减少了许多。”该小区物业人员说,在法律的保护下,不文明养犬行为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业主文明养犬的意识逐渐增强。 谈及5月起新实施的《动物防疫法》,市民对此赞不绝口。大家认为文明养犬、依法养犬,关乎公共环境的安全有序,折射出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遛狗牵绳意味着约束与自律,表达着牵绊与距离,而距离会带来安全、产生美感,让自己舒心,让他人放心。 建议:持续规范养犬行为 倡导文明养犬 如何让文明养犬不掉“链”?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市民苏雪建议,相关部门要摒弃“法不责众”的观点,敢于执法,同时要加强宣传,确保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违法行为的查处结果,要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扩大知晓面,起到震慑作用。“犬只管理想要取得实效,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家住龙岭华府小区的市民张香希望,加强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对大型犬和违规遛犬行为的巡查管理,通过加强相关宣传和教育,让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科学养犬意识深入人心。 而不少养狗人士则表示,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城市遛狗的场所很少,希望政府能够划出一块专门遛狗的地方,就像一个“狗狗乐园”一样,供狗狗们玩耍或者乘凉。在这块专属的区域中,狗狗可以自由活动。他们会做到文明养犬,将犬只的粪便“打包”带走,不影响环境卫生,这样也就避免了人与犬只的“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