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李德萍:用言行诠释孝老敬亲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8-19    

13年前,李德萍的丈夫在地震中不幸去世,她忍着悲痛,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不完整的家;改嫁时,前夫的爸妈成为她惟一的“嫁妆”。这些年,李德萍倾心照顾五位老人已成为周围邻里口口相传的孝亲故事,被当地村民称为“最美儿媳”。前不久,李德萍入选第七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丈夫遇难 好媳妇带着公婆改嫁

家住广济镇金花集镇社区的李德萍和前夫徐开建自小感情深厚。两人结婚后,李德萍和公公、公婆生活在一起,日子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2008年“5·12”特大地震时,徐开建不幸遇难。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看着年幼的女儿和被丧子之痛重击的年迈公公、公婆,李德萍擦干眼泪、咬紧牙关,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开始独自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地震后,不少亲朋好友劝李德萍趁着年轻改嫁,经常有人上门给她说亲,其中不乏条件优越者,但李德萍每次都十分坦诚地先将“丑话”讲在前面:必须带着公公公婆改嫁。好心的媒人提醒她别老是死心眼,但李德萍却铁了心。得知她要带着两个年迈的老人成家,不少求亲者被吓跑了。

虽然李德萍提出的条件在外人看来有些苛刻,但同村的甯思贵却被她的孝心所打动。“能对公公婆婆如此孝顺的儿媳妇,一定心地善良、贤惠温存。”在地震中失去妻儿的蔺思贵决定与她一起分担生活的重担。

2009年,李德萍带着前公公、公婆和母亲、女儿与蔺思贵及其父母组建了多达8人的新家。2016年1月,李德萍和丈夫甯思贵的孩子也诞生了。

吃苦耐劳 夫妻同心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刚重组家庭时,李德萍和甯思贵不仅要重建家园,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但两人不向困难屈服,携手开起了副食店。“我俩从来不计较钱财上的事,总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庭的日子就慢慢有了起色。”这些年,淳朴厚道的甯思贵与李德萍一样亲切地称呼前公公公婆“爸,妈”,让两位老人乐得合不拢嘴。到了逢年过节时,更是早早地将家里五位老人的新衣和节货备齐。

2015年,李德萍的前公公徐天成在山上放羊时,不慎被钉子扎破了脚,导致流血过多,无法走路。得知情况的甯思贵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急匆匆赶到山上。由于距离公路还有一段距离,甯思贵二话不说,立即背起徐天成,步行近两公里路,再开车将其送至医院救治。

“他们对我而言,跟亲生子女没有区别。”徐天成说,老伴身体一直不太好,2011年病危住院时,小夫妻俩关闭了了副食店,日夜轮流守护。这几年,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自己和老伴身体都越来越好。

友爱互助 夫妻俩成为村里的学习榜样

8月17日下午3点,在金花集镇社区检查卡点,身着红马甲的李德萍一边检查往返车辆,一边向村民分发防疫知识宣传手册。作为村民小组长,她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对邻里也十分照顾。

70岁的张桂发是村上的困难群众, 李德萍除了经常前去探望、了解老人生活生产情况外,到了节假日,还会主动带领党员干部帮忙打扫卫生。前不久,邻居余婆婆在山上劳作时不慎扭伤了脚,甯思贵得知情况后,立马开车将她送到医院。在李德萍夫妻两人的示范带动下,村民都积极向他们学习,村里形成了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李德萍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人,今年5月,她成功入选第七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候选人。面对这份殊荣,李德萍有些害羞,在她眼里,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家人和睦,邻里互助。

“现在我们还种植了黄莲等药材,每年都能增收上万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李德萍说,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继续好好经营这个家庭,让五位老人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