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绵竹:梨果香飘“致富路” 乡村振兴正当时
作者:周韵 尹翔 王一好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8-02
火红八月,瓜果飘香。在绵竹市沿山各镇,万亩梨树一望无际,圆润饱满的梨子压弯了枝头。三五成群的村民穿梭其间,忙着采摘、销售,处处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近年来,绵竹市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沿山村民大面积种植梨树,通过举办“梨花节”“赏果节”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感受自然风光,品味农家风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文化旅游双“丰收”。 梨果飘香引客来 盛夏时节,走进九龙镇棚花村2组,只见漫山遍野的梨树郁郁葱葱,微风拂来,浓浓的果香沁人心脾。村民周显英在梨园里忙着采摘、装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仅半天时间就卖出了几百元。梨花美化了环境,梨子又给我们增加了收入,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周大姐家里种植了4亩梨树,收入颇丰。如今她发展水果种植的劲头十足,信心满满。 步入梨花湾,层层叠叠的绿叶间,黄灿灿的梨子挂满枝头,三五成群的游人挎着果篮,一边饱览田园风光,一边体验着采摘的乐趣。早些年,朱旭芳便开始栽种梨树,随着梨花节的连续举办,他扩大了种植规模,通过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梨子产量和品质,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帮助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当地村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高涨。
在绵竹沿山路段记者看到,摆摊售卖梨儿的村民一字排开,不少客人正驻足挑选。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环境优美的乡村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沿线村民嗅到了商机,纷纷将水果摊搬到了公路边,小小梨子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前几年,绵竹市梨树产业发展管理模式比较传统,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慢,销售方式单一,村民收益不稳定。为了改变现状,我们请来农业专家入户指导,制定了‘保传统、育新品’的发展思路,经过多方努力,梨树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梨树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余亩,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农旅融合促发展 以花为媒,以果为缘。近年来,依托梨树种植,绵竹市沿山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增收产业,美化乡村面貌,深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擦亮了乡村振兴“底色”。 走进九龙镇清泉村,群山环绕,碧波荡漾,三五成群的游人体验着自然悠闲的乡村生活。“盛夏时节,无数游人来纳凉品果,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民宿业主王顺燕一句话道出了旅游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的生活改变。
在广济镇云盖村,每到傍晚,上千名游客齐聚河滩上,或是休闲纳凉,或是载歌载舞,惬意地享受着多姿多彩的夜生活。 近年来,广济镇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紧抓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围绕创建民宿特色村的目标,动员村民改造闲置农屋,大力发展避暑观光旅游以及康养民宿产业,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截至目前,该镇共发展大小民宿、农家乐70余家,可长期接待上千人居住,民宿成为该镇最重要的富民工程。 来到汉旺镇白果村青山民宿,屋外鸟语花香,屋内窗明几净,抬眸远眺,千亩梨树尽收眼中。老板洪庆告诉记者,得益于“梨花节”“赏果节”的连续举办,将农业从单纯的“赏花卖果”转变为集“吃、住、赏、购、体验”为一体的多业态发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这里旅游。 近年来, 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火热,汉旺镇以“产业”为支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生态农业,种植葡萄600余亩、枇杷2000余亩、桃子600余亩、梨树3000余亩,加快推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