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用汗水诠释奋斗姿态
作者:唐妮 杨胡文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7-29    

——记者走进高温下的一线工作者

盛夏,阳光炙烤着大地,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焦躁难耐,当大多数市民都选择呆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却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惧酷暑,坚守岗位,经受高温的“烤验”,用汗水诠释奋斗的意义。日前,记者走近这些烈日中的一线工作者,体会他们高温下的坚守。

建筑工人:用汗水创造美好生活

7月26日上午10点半,室外气温已升至30摄氏度。记者在仟坤悦府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机器的轰鸣声,金属的撞击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挥汗如雨地穿梭在钢筋水泥间。为了避开高温时段作业,施工方将上午开始作业时间提前至清晨7点,尽管这样,忙碌三个多小时后,邓凯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今年54岁的邓凯是一名混凝土工人,从事建筑行业已有10余年,由于常年在强光下暴晒,他的脸庞变得黝黑粗糙,比同龄人更显苍老。“老邓,这会儿太热了,你们轮换着去休息一下吧,千万别中暑了。”手握磨光机将脚下的混凝土细细抹平,再三确认没有瑕疵后,邓凯才与前来换班的工友交接,他一边用毛巾擦拭满脸的汗水,一边拿起挂在腰间的水杯喝水。“夏天只要上工,身上的汗水就没停过,500毫升的水每天至少要喝6杯。”

与其他工种相比,混凝土工种是最“磨人”的。浇筑只要开始,中途便不能停下,一旦停工,在高温的炙烤下,混凝土很快就会干涸,就会导致泥面出现空鼓,影响工程质量。“我曾经顶着烈日连续浇筑过近10个小时的混凝土。”邓凯说,收工后,他裸露的皮肤总会被晒得通红,碰着都会感觉疼痛。

每逢酷热的夏季,邓凯的妻儿都会劝他少干点活,但10多年来,除了生病,邓凯始终在工地上忙碌。“累是累了点,但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短暂休息后,邓凯麻利地戴上安全帽,又开始汗流浃背的施工。

交警:烈日坚守只为交通畅通

7月25日中午12点,室外温度32摄氏度,滚滚热浪袭面而来,行人们打起遮阳伞,脚步匆匆的路过。而在南京大道,市交警大队城市中队民警曾伟的脸已经被热得有些发红,但他仍然专注地注视着过往车辆,一丝不苟地进行路面执勤。

“你好,请出示你的行驶证件。”打手势、转身、移步、喊话、检查,同样的动作,不停地重复,汗水顺着曾伟的脸颊淌下,身上蓝色的警服湿了干、干了湿。趁着工作间隙,他赶紧回到岗亭,拿起大半瓶矿泉水,一口气饮下后又匆匆回到执勤点。“比起流汗,在高温天气执勤,更难受的是双脚。”曾伟说,高温天气时,地表温度常常高于体感温度,长时间在烈日下保持站立,皮鞋发烫后双脚会变得又痛又涨。

“大姐,你为啥不戴头盔?戴头盔是对你自己和别人的安全负责。”下午6点,虽已是傍晚时分,天气仍然炎热。曾伟和同事在维持晚高峰交通秩序的同时,及时劝导骑电瓶车的市民佩戴安全头盔。“对于我们交警而言,哪管酷暑严寒,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确保交通畅通,保障大家安全出行就是我们的责任。”曾伟笑着说道。

厨师:为了舌尖上的美味,再热也值得

7月28日中午12点,正值饭点,记者走进安顺酒店厨房看到,厨师长刘永波正奋力挥舞手中的锅铲,烹饪出一道道美味的大餐。在油锅高高升起的火光中,他的额头冒出细密的汗水,却顾不上休息,只能用颈间的毛巾擦拭。

“在油温最高的时候,把菜倒进去,这样炒出来的菜口感更好。”翻炒、抖锅、调味,一连串娴熟的动作下来,一盘“炝生菜”很快出锅了。在等候服务员端菜的间隙,刘永波摘下口罩,跑到水龙头边快速洗了下脸,用纸巾擦干净后又返回到灶台边。

“中午最忙的时候,厨房里4口锅一起开动,灶边的温度会达到50摄氏度左右。”刘永波说,厨房里没有空调,为了解暑,他只能不停地喝水。而七八月份是酒店的旺季,从上午10点到中午1点半、下午4点到晚上7点半,他每天要在灶边忙碌8个小时,稍不注意,便容易中暑。

今年46岁的刘永波,在厨房里“讨生活”已经有26年。受父亲做乡厨的影响,他从小便热衷于研究厨艺,从洗菜、切菜、配菜学起,直到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厨师长。刘永波坦言,学厨要吃很多苦,尤其夏天最为难熬,但只要自己做的菜品能被更多食客认可,便觉得打心眼儿里热爱这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