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返乡大学生回家“体验生活” 感受家乡变化
作者:罗天琪 廖辉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7-27    

旅行、学车、打暑假工,成为不少大学生暑期生活的一部分,而什地镇的几位大学生,他们回到家乡却是这样度过自己的暑期。

李蓝馨:社会工作让生活充满意义

7月26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什地镇五方村李蓝馨的家,此刻她正准备出发到绵竹青年之家做社工。李蓝馨是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大三的学生,专业是社会工作,当她得知团市委开办的暑期公益陪伴托管志愿服务班需要社工时,便立即报了名。她每天早上6点20分起床,从家里骑电瓶车到镇上,然后乘坐公交车到绵竹中心广场,再转乘8路市内公交车,8点钟15分,她准时赶到了青年之家。

“姐姐,小动物的手是怎么制作的呢?”“你需要轻轻地把橡皮泥这个部分搓小,再捏成手的形状。”在手工课上,李蓝馨跟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全程辅助小朋友们做手工。

虽然每天早上起来得很早,辗转几次才能到达工作地点,但是李蓝馨感觉这样的暑期生活十分有意义。“我大学专业就是社会工作,在学校的时候,我也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我很喜欢社工这项工作,暑假能和可爱的小朋友们待在一起感觉很开心。”李蓝馨说,在做社工期间,自己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从繁华的大学城市回到乡村,家乡点滴变化,李蓝馨感触颇深。她表示,家乡的变化让人震撼,以前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了水泥路,村子的不远处还修建了高速公路、货运大道等。交通环境改善以后,镇上还新建了许多果园、农场,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吉佳龙:毕业后希望回来建设家乡

除草、施肥、做饭……吉佳龙是成都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大三的学生,父母是什地镇五方村大葱种植户。放暑假以来,他待在父母身边,力所能及帮父母做事。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种植了十多亩的大葱,每到收获季节,父母便很忙很辛苦,这时我都要帮忙采收大葱、捆装、装车,也是帮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吉佳龙告诉记者,由于家里种植的大葱已经采收结束,目前有几亩地正在孕育葱苗。

葱苗孕育得如何,对下一季大葱的生长十分关键。由于夏季日照强烈,在育苗期间,每天早上需要给葱苗盖上遮阳网,为了让葱苗接触到露水,晚上需要给大葱打开遮阳网,这是吉佳龙暑期每天都需要做的工作。“如果遇到突然下雨,即使是凌晨我们都要跑到地里把遮阳网掀开,搞种植业真的很不容易。”吉佳龙说。

对于家乡的变化,吉佳龙有着切身的体会。“现在的农村不仅空气好、环境也好。农村越来越干净整洁,大家的环保意识也强了,每家每户的垃圾都会放在指定地点,每天有人专门来处理。每次放假回来,我感觉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更完善,大家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当问到吉佳龙大学毕业后的打算时,他不假思索地告诉记者:“毕业后我希望回到家乡工作,用学到的知识为家乡建设和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