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石痴”李军:水中寻宝 为石而狂
作者:刘菲 廖辉 徐伦汧 文/图 责编      来源:     日期:2021-07-22    

 

与水为伴,与石同眠。寻常人看来,这是一种浪漫,而对于“石痴”李军而言,却是生活常态。

绵远河里,在岁月中静静沉淀的普通石头,却是李军心中的珍宝。他说,“‘一花一世界,一石一乾坤’,用心倾听,他们会告诉你有关岁月的故事。”带着好奇,记者走进“石痴”李军的缤纷“石”界。

石趣   历时6年藏石数以吨计

李军是汉旺中学的一名教师。初见时,正午阳光下,他衣着朴素,脸上带着含蓄的微笑,正是大家眼中温文尔雅、诲人不倦的良师形象。很难想象,他最大的爱好竟是挽起裤腿,满脚泥沙,在水中寻石。

汉旺中学里,一间约50多平方米的教室是李军的“藏宝室”。推开门,入眼的全是石头。踮着脚尖小心腾挪,两块深褐红的石头引起记者的注意。石头表面密布“螺丝钉”,就像钢铁厂中被强力挤压过的废弃生锈的铁坨。“你摸一摸,敲一敲,仔细感受,绝对是石头。”“螺旋纹理很清晰,像不像螺母?”说起自己的珍藏,言语不多的李军开启滔滔不绝“科普模式”。他介绍,经过对比书籍资料、咨询专家及各个“石友群”交流后觉得,这很可能是海百合化石,石头表面密密麻麻镶嵌的“螺丝钉”很可能就是海百合的茎。海百合是5.3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的一种远古生物,这种化石曾被人们戏称为“外星人遗留的螺丝钉”。

为石而狂,方知石之乐趣。采访中,李军就给记者变起了魔术。在自己的“宝藏”中选取一块似乎随处可见的“普通”石头,浇上清水,阳光下,灰扑扑的石头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不仅变得鲜艳斑斓,表面还清晰地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一朵朵“雪花”。看到记者的震惊与感叹,李军颇为自豪,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说,这种石头很可能是“珊瑚玉化石”,是经历数亿年的地壳运动、地热煎熬、高温高压才能形成的化石玉,被誉为“有机宝石”。藏品中,部分“珊瑚玉化石”已被小心打磨,色彩斑斓。仔细把玩,冰冰凉凉,花型花瓣清晰、排列紧密,让人不由感叹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藏品太多,李军的宿舍也成为了“宝藏室”。地上、空铺上、桌子上密密麻麻全是石头。“这种黑色的,能吸附铁,表面有很明显的高温灼烧的痕迹,硬度高、密度大,我觉得应该是陨石。”将两个巴掌大的石头递给记者,李军有些紧张,不断叮嘱,双手托举、一定要用力。果然,小小的一块石头重量却达到了20多斤。

石缘  希望办展分享“宝藏”

“石头,是世界上最冰冷无情的尤物,它却能衍生出厚重文化与绵绵情趣。”李军说,与石结缘,源于6年前的一次“偶遇”。学校毗邻绵远河,一次午休,他在河边散步,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块“灰玛瑙”。回到学校上网对比,查阅资料后,李军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石”界。工作之余,他阅读大量古化石书籍,浏览国内权威网站,请教资深专家,并加入到许多“石友群”中探讨交流。

“贝壳、螺、树等化石,‘愚人晶’等矿物晶体,玛瑙、石髓这些在绵远河还比较常见。”将自己的部分藏品向记者一一展示,许多石头上贝壳、螺形状完整、纹理清晰。远看,似乎是活生生的生物刚从河里打捞出来。半透明的,紫色、白色、黄色、深棕矿物晶体晶晶亮亮,阳光下很是夺目。

除了“化石”,李军的藏品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奇石,有的形似龙龟,有的色彩纹路绘出“霸王别姬”“龙腾”“凤舞”等图形,这些也是李军的心头好,曾有人出价十余万元,他都舍不得转让。

沉醉石之世界,倾听岁月故事,李军也希望分享自己的快乐。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李军与同事建起了沱江源石文化工作室,不少志趣相投的老师、学生加入其中。利用闲暇时间,一手水壶、一手榔锤,与同事和学生一起在水中寻石,别有一番乐趣。

李军说,现在学校里有了许多“小石迷”,他们通过辨别石头,了解石头,感受到“冰冷尤物”里的千奇百怪、趣味横生,从而对地理、历史、生物等产生浓厚的兴趣。

“带‘小石迷’探索世界,分享自己的藏品,让更多人感受到石头的魅力”这个想法也在李军心中生根发芽。他认为,每一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甚至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希望让更多人能了解石头里深厚的文化。
  送别记者,李军趁着晴好,再一次挽起裤腿,走进绵远河,沉浸在让他为之疯狂的神奇“石”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