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绵竹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作者:张娟 责编 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7-20    

7月20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绵竹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德阳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工作思路,紧扣“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生产需求逐步回升,发展预期不断向好,上半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

根据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绵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89.8亿元,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 68.9亿元,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8.3%。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生猪产能显著提升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5.9%。小春经济作物播面16.7万亩。其中,油料作物播面8.7万亩,产量1.6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面5.5万亩,产量16.3万吨。随着稳定生猪生产措施的落地见效,生猪产能大幅提升,二季度末生猪存栏27.0万头,同比增长58.8%;上半年,生猪出栏17.7万头,同比增长47.2%。猪肉产量1.4万吨,增长53.5%。

工业经济稳定恢复    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上半年,全市含东汽口径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5.9%。不含东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6.4%。

分行业产值看,白酒行业增长35.9%,化工行业增长29.5%,机械加工与装备制造行业增长8.0%,建材行业增长3.2%,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增长12.2%,玻璃制品行业增长8.5%,医药制造行业增长0.6%,钢铁加工行业增长63.9%,锂电材料行业增长198.4%,生物科技行业增长128.1%。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大米增长5.5%,白酒增长24.3%,磷酸一铵增长42.3%,硅酸盐水泥熟料增长7.0%,商品混凝土增长15.2%,钢材增长27.1%。

从工业用电量看,工业用电量11.7亿千瓦时,增长20.4%。

服务业加快复苏  良好势头继续巩固    

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8.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2.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5.2%,金融业增长8.3%,房地产业增长20.5%,其他服务业增长14.3%。

各类投资支撑有力  投资需求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13.0%。

分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7%。

分投资类型看,工业投资增长23.2%,技改投资增长23.5%。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4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4%,销售额实现23.3亿元,增长77.0%。

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消费基础不断夯实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同比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5.2%。

分销售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5亿元,增长20.7%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亿元,增长20.9%。

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44.3亿元,增长14.5%;餐饮收入13.9亿元,增长46.1%。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17.7%。其中,税收收入12.9亿元,增长3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0亿元,增长1.6%。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92.4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住户存款280.1亿元,增长11.3%。贷款余额191.9亿元,增长22.0%。

总的来看,绵竹经济仍处于恢复性增长过程中,经济恢复基础仍需不断巩固。下一步,绵竹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同城化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