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绵竹:真招实策为民营经济大发展注入“强心剂”
作者:李露平 蒋丽萍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7-09    

据数据显示,2020年,绵竹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30.22亿元,占全市GDP(354.05亿元)比重65.0%,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59.8%;全市实现税收收入55.3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贡献税收53.88亿元,占比97.3%。

绵竹民营经济的“成绩单”,起笔不凡,落画精彩,民营经济活力正加速释放。而这一切,离不开绵竹市委、市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暖心政策和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

推行“保姆”服务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绵竹高新区孵化加速器是入驻企业的“大管家”。孵化加速器围绕入孵企业需求,聚焦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场地使用、创业指导、管理咨询、技术支持、创业融资及第三方中介服务等全方位孵化服务,对绵竹高新区建链、强链、补链起到关联性作用,真正让企业实现“拎包入驻”。

绵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入驻孵化加速器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磷石膏综合利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推进绿色建材的实际应用。该公司总经理廖延武坦言,孵化加速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办公和休息场所,还经常帮企业对接各种商业合作机会,安排专人负责跑“证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实实在在为企业飞速发展助力。

筑巢引凤,打造孵化加速高地,激活了服务体系的“乘法”效应。而项目秘书服务的“一包到底”,更是为全市民营经济跑出加速度提供了“活力源泉”。

“项目有了‘秘书’,省时又省力,这样我们就能一心一意搞建设搞生产。”一说起我市推行的项目秘书制,绵竹装备制造产业园四川省鑫天硕智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冯世豪便赞不绝口。他说,作为外地人,自己在绵竹人生地不熟,对办理各项建设手续并不熟悉,企业如何尽快建设投产成为他的忧心事。正当他一筹莫展时,项目秘书罗文找上了门,认真询问企业所需,帮助他快速办理了项目环评、料场、施工许可等各项报批手续,为他来绵竹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实行项目秘书服务,选派项目秘书,是为了加快项目落地落实、企业提能增效,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2019年,绵竹市在行政审批局成立了绵竹市项目秘书管理领导小组,并从市级各部门抽调44名工作人员担任项目秘书,通过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与企业联系,跟踪、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快速签约、注册、开工和投产,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力量源泉。

硬核政策加持 为民营企业发展提振精气神

疫情期间绵竹民营经济加速重振的势头不减,动力何在?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解决企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绵竹市先后制定出台“二十条”“黄金八条”、《绵竹市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实现2020年良好开局六条措施》等一系列让民营企业家无比振奋的政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抗疫情、树信心。通过有的放矢、狠抓落实,这些政策优势转化成绵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瑞驰拓维已成为年销售额达几千万元的业内翘楚,打破了超细研磨设备被德国、瑞士、日本、美国等国外大集团公司垄断的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暖心政策。”四川瑞驰拓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平仓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指导疫情防控,现场解决企业难题,推进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市工信局和绵竹高新区派出“指导员”“网格员”为他们送来了《绵竹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指南》《企业复工复产返岗员工分类管理流程图》等相关政策,让企业悬着的心开始慢慢放下,心无旁骛地“集中火力”搞生产。

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市人社局对中航宝胜(四川)电缆有限公司从社保减免缓降、稳岗补贴、组织技能培训、发放技能补贴、举办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方面给予支持。中航宝胜高压事业部操作工熊世兴便是在疫情期间通过人社局举办的招聘会入职的。“刚刚接触这个工种时,我在操作上并不熟练。公司帮我申请了‘以工代训’的政策,不仅有200元的补贴,还能一边工作一边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 熊世兴说,能够在家门口挣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资,他十分满足安心。

政企抱团,打好配合战,才能赢得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一系列“硬核”举措,让民营企业家备受鼓舞,也大大提振了企业坚定发展的信心,绵竹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