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绵竹】用脚步丈量每一寸河岸 用心守护这一湾碧水
作者:申梨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6-15    

——倾听绵竹巡河人的故事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晚间‘夜猫子’”,这就是巡河人的真实写照。在我市,有600余名巡河员,他们把最执著的坚守留给了河清岸绿,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辖区每条河道,用肩膀担起了基层护河、治河工作者的应有担当。

韩军:默默守护 只为水清河畅岸绿

穿上马甲,戴上手套,拿起工具……6月12日早上,记者跟随巡河员韩军来到白水河,看他作为一名普通巡河员的日常。

韩军是剑南街道板桥集镇的一名专职巡河员,负责的河道共有4公里多。他每天都要去河边走一圈,看一看水面上有没有垃圾,水质有没有被污染。“像照顾孩子一样,水质变差就如同孩子生了病,得立即‘寻医问药’。”韩军说,一旦河道有什么问题,就必须及时上报,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当天,烈日高照,韩军带着5名垃圾打捞员一干就是大半天,大家穿着筒靴,手中拿着捞网或钳子,双腿扎进水草里,河面上的塑料袋、树叶、枝条等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凭着多年打捞积累的经验,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成了眼疾手快的‘打捞高手’,我们几乎隔段时间就要打捞一次,每次基本上要花一整天,有时候长时间泡在水里,手脚会浮肿、掉皮。”韩军说,夏天太阳晒、蚊虫咬,冬天寒风吹、河面冷,这些对巡河员已经习以为常了,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韩军每周至少有三天时间都呆在河边,要对分包辖区进行巡查,确保水位正常、河道通畅、堤防渠岸清洁,同时做好巡河记录,还要对河渠水面和堤防渠岸动态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并对河渠管理范围内的乱倒、乱排、乱占、乱建等行为及时制止并上报。

韩军说,他会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筑牢防汛“安全堤”,为护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李汝军:酷暑下坚守 当起防汛“助力员”

(左为李汝军)

6月10日上午10点,天气格外闷热。刚走出齐福社区的李汝军额头上已渗出汗珠,他拿出手机沿途进行记录,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

记者跟随着李汝军的脚步,来到马尾河齐福社区段,河堤上无遮无挡,连个躲太阳的阴凉地都没有,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淌下来,头发湿哒哒黏在头上。“巡河一趟,顺利的话基本上要花三个多小时,要是发现了问题,时间就更长了。”李汝军告诉记者,自己一边巡河一边会把发现的问题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巡河结束后,他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交办,并随时跟进问题是否解决。

“去年夏天,孝德镇齐福社区受灾严重,今年我们巡河的密度更强了,入汛后,我每天早晚都要去河边看看才放心。”李汝军边说边拍照记录当天的情况。

为了打好前哨战,李汝军每天除了要巡查河道情况,动态掌握马尾河河岸堤防水毁修复工程项目进度外,还要及时根据雨情,实时增加巡河频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时刻做好防汛战斗准备,守护好百姓平安。

韩军、李汝军只是巡河人的一抹缩影,他们用责任和艰辛守护着绵竹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