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让孩子沐浴在爱里成长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6-15
——记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邓少模二三事
青砖黛瓦,素壁木檐。每逢周末,九龙镇棚花村的活动室内,不时传来孩童的朗朗读书声,让小村庄更添书香。年逾七旬的邓少模,是孩子们的“班长”,说起他的故事,邻里如数家珍。 搭建临时爱心课堂 因家庭贫困,邓少模自幼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那时的棚花村,房挨房,门对门,附近的孩子常结伴嬉闹,各种调皮捣蛋让附近邻居伤透了脑筋。不愿孩子们因贪玩荒废学业,邓少模便时常利用闲暇时间,为他们辅导功课,教育他们做人做事。 2008年,绵竹遭遇“5·12”特大地震。当时邓少模正在山上聚会,因房屋剧烈摇晃,他迫不得已从二楼跳下,导致腿部严重受伤。经好心人出手相救,他才被安全送回家中。“当时内心感动不已,我也想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地震后,棚花村的房屋连片倒塌,邻居忙于重建家园,孩子们时常无人照看,邓少模便萌生了搭建临时课堂的想法。 邓少模的家人起初见他的腿伤未愈,并不同意,但铁了心的邓少模说干就干。于是,家里的帐篷成了课堂,餐桌成了课桌,他也成了这个爱心班的“班长”。 如何带领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是当时的首要任务。邓少模通过报纸、电视汲取“知识营养”,自己学习领会后再向孩子们传授教导。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将“满腔热血倾注在关心青少年成长上”的想法在邓少模的心中裹成了一团热情的火,这团火不仅照亮了他的小家庭,还温暖了村里的家家户户。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关爱 2017年,邓少模欣然接受了党组织交给他的新使命——出任棚花村关工小组副组长,继续为下一代服务。刚开始时,家人和朋友都为他担心,“关工委工作十分繁琐,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折腾吗?”但邓少模认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任重道远,要做就要有担当,要把余热发挥好! “小晴,最近有没有好好学习?有啥困难及时给邓爷爷说。”放学后,邓少模如往常一样来到小晴的家中,他先是检查孩子的功课,又仔细询问了她近期的生活状况。小晴的父母自小离异,由于缺少家庭关爱,她变得十分内向。为了给孩子一个阳光的童年,邓少模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关爱,还在开展周末活动时,采取以大带小、以大辅小的方式,让高年级学生与小晴结队。一段时间下来,小晴变得乐观又开朗。 同村11岁的小梅由于调皮时常和父母发生矛盾,邓少模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他主动申请成为小梅的“代理家长”,一有空就到家里陪她做作业,教她做人道理。在邓少模的细心呵斥下,小梅成绩提升了,性格也变得温顺了。如今,一声“邓爷爷”叫得他的心里又甜又暖。 几年的工作中,邓少模发现仍有一部分困难儿童需要帮助。为此,他积极发动身边力量,四处寻找资助人,实现村上困难家庭帮扶“全覆盖”。 “双家”教育擦亮工作品牌 夏日午后,棚花村文化长廊里,30余名学生和家长代表聚在一起,邓少模以生动灵活的授课方式,把爱党爱国、忠于人民的红色家风,孝老爱亲、夫妻和睦的文明家风送进了家家户户。 在邓少模的心中,将兴趣培养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教育、在教育中幸福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他积极配合村上,合理设置各类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满足孩子们的课外活动需求。在给孩子授课中,他还将国学经典与人生教育相结合,加强孩子们思想道德建设。 为了进一步深化“社家校”教育,邓少模提出开展“双家”教育,即一方面在家庭自己内部,一方面对家长进行培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双向发力。在得到镇、村支持后,他率先深入棚花村五组,指导家长在日常言行举止中做好表率,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个性特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该组十多户家庭在全村树立了良好榜样。今年4月,邓少模又请来了老师,对全村100多名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家长们积极落实家庭教育,切实擦亮了棚花村关心一下工作品牌。 邓少模表示,未来的日子,自己还会继续奔走在家家户户,为每个有需要的孩子送上温暖,让孩子沐浴在爱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