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垃圾焚烧发电全过程
作者:刘菲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6-02
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按照过去传统的处理方式,这些垃圾会被集中进行填埋。但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另一方面难以完全避免因渗漏给土壤造成的污染。近年来,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逐渐推广。
位于绵竹德阿产业园的光大城乡再生能源(绵竹)有限公司建有两座几层楼高的大铁炉。这两个外形莽大的“大肚汉”,一个焚烧生活垃圾,一个焚烧秸秆、树枝,焚烧产生的热能用来发电。该公司也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能兼顾处理生活垃圾和农林剩余物的能源再生企业。 走进该公司,没有熏天的恶臭,也没有横流的污水。绿树成荫,喷泉、亭台、影壁点缀其间。位于垃圾焚烧发电生产线首端的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坑,整个垃圾坑采用负压设计,一面玻璃墙相隔的操作室里没有丝毫异味。操作人员坐在宽大舒适的沙发椅上,操纵着一只巨大的八爪鱼模样的挖斗,将坑里的垃圾搬运到传送带上。
循环运行的传送带将垃圾送进几层楼高的焚烧炉中,从垃圾坑中抽取出的空气被吹进焚烧炉中助燃。“焚烧炉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50℃以上,这样的高温将燃烧中产生的二噁英彻底分解成其它无害物质。”工作人员介绍说,燃烧产生的大量热能将循环水加热成高温蒸汽,输送到汽轮发电机组用于发电。“这个‘大肚汉’每小时能‘吃’掉10余吨生活垃圾,发电5000余度。” 与焚烧炉连接的是脱硫装置和灰渣处理装置,焚烧产生的烟气经过脱硫脱酸脱氮处理后才能排放,其排放标准达到欧盟标准。焚烧产生的飞灰经过固化后填埋,炉渣通过严格处理流程,成为肥料或者环保建材的的原料,实现循环利用。
园区一角,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冷凝塔。来自于汽轮发电机组中的高温蒸汽在这里被冷却至常温液态,再输送回处理线中循环使用。 据了解,这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产线,每年可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11余万吨,实现绿色发电4400万度。而另一条生物质发电生产线,通过焚烧秸秆、麦壳、树枝等农林剩余物,1年能处理28万吨农林剩余物,发电2.4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