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该如何安放?
作者:申梨 牟文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5-14    

——记者探访绵竹各小区电瓶车停放现状

 

5月10日晚,成都一小区电梯内电瓶车爆燃,造成5人受伤,其中包括1名婴儿,引发了很多市民关于电瓶车“入楼入户”带来安全隐患的大讨论。电瓶车管理一直是小区管理中的一道难题,我市是否存在电瓶车乱停乱放、乱接乱充电现象?相关部门对此又采取哪些举措?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

新小区:物业严格把关 电瓶车停进了车库

“电动车起火,夺命只需100秒,不要因为你的一时方便,影响整栋楼的生命财产安全……”5月13日下午,记者在星城国际小区内看到,入户单元门口张贴了禁止电动车进楼、电梯、楼道充电的海报,楼梯口、电梯旁没有一辆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

走进地下车库,许多电瓶车整齐地停在车位里,车库内有专门可供非机动车停车的区域,还设置了充电插头,住户只需扫码,便可及时充电。记者在非机动车库呆了半个小时,就有好几辆电动车缓缓地驶入地下车库,整齐地停放在其他电动车旁。

“以往,我们装修的住户比较多,单元楼下经常可以看到乱停乱放的电瓶车,万一发火灾可不得了。”小区住户张杰告诉记者,现在物业禁止在单元门口停放电瓶车,大家都自觉地将非机动车停入车库中。

当天,在东方明珠小区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车辆进入小区大门后自觉入库,没有一辆车停放在单元门口。“物业管理得很好,现在小区里没有私自充电的电动车了,孩子在小区里玩也放心了。”小区住户黎绍源如是说。

据九鼎物业副总经理李馨露介绍,物业公司及时汲取成都电瓶车电梯里自燃的惨痛教训,自5月11日开始,九鼎物业服务的小区都在显著位置张贴了禁停海报和温馨提示,楼栋管理员及时通过微信普及宣传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安保人员每天巡查,针对停放有问题的车辆,及时联系户主确保车辆入库,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确保小区居民有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乱象横生 “人车矛盾”依旧存在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新小区在物业的管理下,电瓶车管理科学规范地停在了指定位置,但由于很多老旧小区只是请一两个人守大门、打扫清洁,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无法对乱停乱放现象进行监管,大多存在私接插线板、电瓶车扎堆充电的现象。

在安顺路某小区,记者看到,几乎在每栋楼房的楼道内都有无序停放的电动车,甚至有居民在楼道口随意私拉电线充电,许多电线像“蜘蛛网”悬在楼梯口。“今天下雨,有些插线板也淋湿了,很容易发生漏电或者短路事故。”顺着住户孙福英的指引,记者注意到,大多“从天而降”的插线板及电线都裸露在外,不少电线比较陈旧,只是简单地用透明胶布缠着,着实让人担忧。

说起私接插线板,市民蒋芳告诉记者,由于上班要骑车,她必须每天晚上给电动车充电。考虑到楼下没有专门供充电的插座,自己便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根电线拉在自家阳台上。虽然知道这些电线长期暴露在室外,不安全,但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部门行动:多措并举治理顽疾 别等事故来“敲门”

5月13日下午,记者跟随市住建局房管股一行采取突击检查方式,深入各小区开展电瓶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电瓶车占用消防车通道、电瓶车充电棚(桩)管理不规范、“飞线”充电以及电瓶车车棚未设置消防设施、电瓶车室内充电等突出问题,要求小区物业当场进行整改。

据市住建局房管股股长苟勇介绍,针对成都电动车燃烧伤人事件,市住建局立即组织人员对全市物业小区电瓶车的停放、充电进行集中拉网式检查,严格要求各个物业对电动车违规停放和违规充电行为进行集中专项整治,为业主提供便捷高效的电动车停放和充电服务,并督促物业通过以张贴海报、入户讲解等方式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发动业主齐抓共管,坚决抵制电动车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引导广大业主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要想真正解决电瓶车乱停乱放痛点,既要有硬举措,还要有温情服务。”物业服务行业资深人员建议发动更多力量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辖区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开展上门服务,及时为老旧小区出谋划策,与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老旧小区电瓶车充电难题。同时,组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小区宣讲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改变住户惯性思维,确保“生命通道”随时畅通。各个物业公司还可以通过安装智能电梯管控系统,优化小区消防通道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让居民生活得更加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