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将酿酒车间变成自己成长的舞台
作者:罗天琪 杨胡文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5-07    

——记2021年德阳市劳动模范江小虎

今年35岁的江小虎,目前担任四川凤凰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从最初对白酒“一窍不通”,经过潜心学习,用了两年时间先后获得国家一级品酒师证书、四川省级白酒评委、四川省首届职业竞赛(白酒品评)金爵奖,并在2021年被表彰为德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从对酿酒一窍不通 到如今成为省级白酒评委

5月6日,记者在凤凰酒业有限公司的酿酒车间看到,工人正忙得热火朝天,酒香弥漫在车间内外。此时江小虎正在车间里了解目前的生产情况、检查酿造过程是否严格符合传统工艺、品鉴最新的酒样,确保各个环节不出问题,严格把控白酒的品质。

2013年,27岁的江小虎从英国硕士毕业后,他的志向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虽然家中的父亲从事酿酒已有2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时的江小虎对父亲从事的这项事业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我的父亲是1984年开始制曲销售到成德周边地区,在2001年正式从事白酒酿造。以前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偶尔会跟父亲一起到酿酒车间看看,但对白酒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江小虎告诉记者,他硕士毕业后先后辗转广州、成都工作,2014年,由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有意与其父亲所在的剑西酒业合作,考虑到父亲逐渐年迈,加上又是独生子女,江小虎在父亲的劝说下,回到了家乡工作。

不懂品酒、不了解白酒酿造技术该怎么办?为了更快适应现在的工作,他从一线干起,虚心向烤酒工人学习酿酒技术,并拜了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赖登燡为师,同时他还自学了不少白酒相关的理论知识。经过反复的学习品酒、酿酒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短短两年时间先后获得了国家一级品酒师证书、四川省级白酒评委、四川省首届职业竞赛(白酒品评)金爵奖等荣誉。

“我们那次考试人数多,全省有400人参考,我考了全省第43名。”江小虎说,即使从事白酒行业时间渐渐增加,自己仍然保持学习的习惯,通过购买不同的酒类书籍自学、参加白酒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同时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与优秀的人才相互切磋,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制造高品质白酒 勇于面对竞争

“白酒是四川的支柱性产业,这个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出现强者越强、弱者更弱、中间难以突破的局面。”江小虎向记者介绍,目前在整个市场上出现白酒同质化严重、替代性强等问题,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江小虎说,凤凰酒业主要是生产文化酒,市场主要在江苏、广东一代,从外包装设计到酒的品质要求都较高,致力于突出小而精、小而美的特点。为了对接市场、接洽业务,提升酒类产品外包装,江小虎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奔波在路上。为了保证酿酒质量,他每隔两三天就会到酿酒车间,确保酿酒工艺不出任何纰漏、严格按照传统生产工艺生产,从源头确保高品质白酒。同时,公司开展一个月评一次酒,根据评酒结果把握原酒生产质量。“一般一次性品尝30至50个酒样,都是70多度的原酒,品酒后三天舌头都是麻木的。”当记者问他是否觉得辛苦时,江小虎摇摇头说:“感觉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这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和使命感,并不会感到辛苦。”

“我们目前的年销量是3000万元左右,我们的目标是2021年目标销量达到5000万元,然后再用三年时间年销量争取上亿。”江小虎告诉记者,这既是目标也是挑战,公司将深挖资源,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突出文化产品优势,探究多元化发展模式,勇于迎接机遇与挑战。

注重宣传营销 把白酒文化推向世界

“我们国家的白酒是蒸馏酒,属于纯粮固态发酵,流程最复杂,但香类最丰富……”江小虎认为,白酒可以借助中餐的力量,向国外推出白酒,利用中国饮食和文化优势让白酒走出国门。

绵竹作为中国白酒重要产区之一,酿酒历史源远流长。如何发展好绵竹酒,让绵竹酒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呢?江小虎建议要做大龙头酒企,尤其是市委市政府要全力支持剑南春的做大做强,同时做强二三线酒企,形成梯队发展模式,发挥好绵竹产区的品牌价值,充实培养好酒类人才队伍,运用新媒体技术做好宣传营销,夯实绵竹白酒的地位。

“得志时,莫得意。失意时,莫失志。”这句话一直是江小虎的座右铭,他常常把这句话牢记心间,以此来激励和告诫自己。当记者问他获得2021年德阳市劳动模范称号的感想时,江小虎说,其实有很多人比自己更适合这个荣誉,对自己来说这是新的起点,会再接再厉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把绵竹白酒产区做大做强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