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党员创作金钱板唱词传唱党的好声音
作者:唐妮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4-16    

“党中央,号令传,党史教育大开展;伟大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一百年……”4月14日下午,在广济镇文化中心广场上,三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手持楠竹板边打边唱,铿锵有力,清脆悦耳,唱词中不仅有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波澜历程,更展现了老百姓沐浴党恩的幸福生活。短短几分钟,就让人在朗朗上口的唱词中读懂了党史教育的深刻含义,引来不少群众围观点赞。

记者了解到,这篇名为《党史教育意义深》的金钱板唱词,创作者名叫罗同富。老人今年75岁,是广济镇党政办的一名退休干部,也是一位有着5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虽已至古稀之年,但老人仍然笔耕不辍,以饱满的热情将党的方针政策化为一篇篇通俗易懂的金钱板唱词,在老百姓的口口传唱中,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40余年创作240余篇作品 传唱党的声音

谈起创作生涯的开端,罗同富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只想着帮助老百姓更好地理解文件精神,让党的各种政策能顺利传达下去。”曾在广济镇党政办从事文字工作的罗同富,在下乡宣讲政策时,他发现政府文件内容精炼,对于部分忙于田间耕种的老百姓来说,却犹如“天书”,难以理解。机缘巧合下,罗同富接手了镇广播站的部分工作,他开始尝试将党和政府的文件、政策编成“接地气”的顺口溜,通过广播在田间地头流传,让老百姓在劳作之余也有兴趣了解国家大事。

20世纪80年代,广济镇文化站因其丰富完善的功能设置、有声有色的群众活动,经常接待省内外游客参观。时任文化站站长的罗同富由此获得了创作灵感,他决定将自己创办文化站的经历写成一篇金钱板唱词,让更多人了解基层文化站的重要作用。“与顺口溜相比,金钱板唱词的表现形式更丰富,文字押韵的要求也更高。”罗同富说,因为缺乏经验,他的创作过程并不顺利,不得不多次翻阅各种文学刊物学习遣词造句,历时半个月才完成处女作《兄妹参观文化站》。

没想到,作品完成后不但被刊发在了绵竹本地刊物《绵竹文艺》上,还被各乡镇的宣传队广泛表演,这让罗同富倍感振奋。“大家的认可,让我觉得我写的东西是有用处的,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

翻看罗同富的作品,从科普交通法的《莽哥学道法》,到宣传精神文明创建的《创建塑造好形象》,再到以抗疫为主题的《严阵以待防反弹》……40余年,240余篇作品,罗同富从未停止过创作的脚步,在阵阵清脆的快板声中,让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忆党史感党恩 献礼建党100周年

14日下午,午后的阳光溜进房间,照在老人伏案创作的背影上。只见他时而凝神思索,时而念念有词,时而奋笔疾书。“这是我为建党100周年创作的生日礼物,我希望能够更精练生动,所以在不断修改。”罗同富说道。

原来,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早在2018年下半年,罗同富就开始着手创作金钱板唱词《忆党史感党恩精神振奋》。他特意购买了4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纂出版的党史书籍,在家仔仔细细研读后才开始创作。前后历经半年时间,反复修改了15次,常常一个词语的运用罗同富都会斟酌许久,最终才形成了一篇1800字的作品。

“老人把共产党的奋斗征程通俗易懂地讲给群众听,大家都很喜欢。”广济镇亭江文艺队队员陈忠贵说,罗同富创作的快板语言浅显直白、音韵朗朗上口,每次他们表演老人的作品时,周围都围满了人。

“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写下去。”退休以后,罗同富学会了在网上发表作品,朋友们的点赞和转发,给了他坚持的动力。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还能发挥余热传播正能量,让更多人了解党的历史和政策,这既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