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友:拥军情深意更浓
作者:刘菲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3-23
他是村里人人称赞的老好人,更是被驻地部队官兵亲切称呼为“陈大哥”的暖心人。他就是玉泉镇桂花村10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陈少友,因热心公益、坚持拥军,而倍受大家的尊敬。
陈少友1972年出生于玉泉镇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人拉扯着陈少友和他的哥哥长大成人。家中清苦,正值壮年的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已经两鬓斑白。于是,陈少友放弃了从小就渴望的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愿望,早早在家里承担起农活,成为父亲的“小助手”。 他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下地干活,日子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天天变好,可年少时扎根在心中的绿色军营梦却永远成为了遗憾。特别是“5.12”地震时,那一抹橄榄绿不畏艰险、不分昼夜救助灾民,很多暖人的瞬间在脑海里定格。陈少友说,那时住在医院的他看到子弟兵没日没夜搜寻被困者,背着老奶奶到医院,夜晚就在路边和衣而睡……一幕幕军民一家亲的感人瞬间永远定格,那时的他更是对军人有了更真的认识,对那一身橄榄绿有了更深的执念。 2010年,陈少友家的新房子盖起来了,新的养殖场也建起来了,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日子富裕起来了,儿子陈灿也呱呱坠地。有了能力,陈少友想的是去帮助村里更多的人。“当时当兵的梦想就是保卫祖国、守护家园平安。现在有能力了就希望能够帮助乡邻,这也是和军人们一样,尽自己的能力去守护自己生长的家乡。”于是,逢年过节陈少友会为村里五保户、留守老人送去猪肉。从儿子三岁能独立行走开始,他每年建军节和春节都会带着儿子,撵着大肥猪,去部队慰问官兵,更是希望儿子在成长中以子弟兵为榜样,耳濡目染,长大以后能帮自己圆上曾经的参军梦。 就这样,他一坚持就是10余年。“每年送出10余头猪,这样的支出对于这个家庭也挺大的?”对于记者的问题,不善言辞的陈少友含蓄地笑笑,他说,一切都是值得的。如今,让他特别欣慰是,每年建军节之前,儿子总会提醒他,到部队去看望兵哥哥们,10岁的儿子也总会主动提起长大后想当一名军人。 “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能为部队官兵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很欣慰,我将带领我的家人继续一如既往地坚持拥军!”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民对于军人打心眼底的爱,更是绵竹市民拥军的一个小小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