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实招让留守儿童过出浓浓年味
作者:申梨 尹翔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2-08    

春节临近,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留守在故乡的父母和孩子成为他们唯一的牵挂。连日来,绵竹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从心理关怀和物资援助等多个方面帮助留守儿童平安欢度春节,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送上“温暖大礼包” 让孩子们假期不孤单

冬日清晨,汉旺镇白溪河村格外宁静,7岁的张文霞还未起床,共青团绵竹市委书记杨振强就带着志愿者,拿着“温暖大礼包”等候在她家门口了。

张文霞的父亲在山西打工,母亲智力残疾,她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父亲省吃俭用存下的钱用来抚养她和赡养老人,一年到头,她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寥寥无几,春节,成了她最期盼的日子。今年因为疫情,爸爸妈妈不能回家陪她,她最期待的新年礼物也落空了。

“文霞,你在家要听奶奶的话,有什么困难及时打电话,我们会帮助你的。”志愿者拉着张文霞的手亲切地和她交流,并送上了防疫用品和温暖大礼包。接过新年礼物,张文霞紧锁的眉头立即喜笑颜开。

在绵竹,类似张文霞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为了让这些留守孩子得到关爱,过上暖意满满的新年,团市委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新年礼物包,深入各个镇(街道),将新年礼包送给留守儿童,陪他们玩耍,陪他们做手工,让孩子们假期不孤单。同时,联合镇(街道)和各学校,开展其他线上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给无法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给父母寄全家福 记录特殊意义的新年

“大家一起看镜头,宝贝,脸往这边稍微偏一点……”2月5日上午,清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来到盐井村2组谢庆宇家中当起“摄影师”,帮助他们一家拍摄全家福,然后寄给远在他乡的父母,以解他们对家人的思念。

谢庆宇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分开了,一直以来,他都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近几年,母亲重新组建了家庭,长期定居在江苏。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曾经的阳光少年变得叛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每每谈到谢庆宇,对他疼爱有加的外公外婆便泪流满面。为了帮助谢庆宇打开“心结”,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帮忙辅导作业,陪他与父母视频聊天,想方设法开导他,面对面帮忙打开了他对父母紧闭的心扉。

当天,志愿者还来到了清平镇银杏小区,帮留守儿童袁源爽一家人拍照,并将拍好的照片发给她远在广州的父母。随后,志愿者收到了袁女士发来的微信语音,“谢谢你们拍的照片,孩子们很开心,老人家也很感动,我也放心了。”

据了解,受今年疫情影响,清平镇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为了温暖留守在家的孩子,该镇选派志愿者到孩子们家中去陪他们聊天、玩耍、学习,并且为孩子们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一起拍全家福,制作相册,寄往他们在外地的父母,让他们过一个开开心心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