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撑起一片天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1-04
——记四川省“道德模范”李德萍
1月1日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位于广济镇金花集镇社区1组李德萍的农家小院里就透出了灯光。打扫卫生、准备早餐,她和丈夫开始忙碌,准备迎接新年的第一天。收拾妥当,看着还在熟睡的前任公公婆婆、现任公公婆婆以及可爱的孩子,李德萍的脸上露出笑容。对她来说,珍惜亲情,守护亲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前夫遇难 孝心女子带着公公公婆改嫁 2008年“5·12”特大地震,让刚满30岁的李德萍痛失丈夫。面对家园被毁、女儿受伤、公公公婆丧失独子,李德萍擦干眼泪,强压下悲痛告诉自己要坚强。“爸,妈,你们不要太伤心了!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女儿,到哪儿我都不会抛下你们不管。”李德萍的话让两位老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而年轻的她为了兑现自己对老人许下的诺言,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承担起照顾公公公婆和自己母亲、女儿的责任。 地震后,不少亲朋好友都劝李德萍趁着年轻改嫁,不少人上门给她说亲。面对这些,家人也十分理解。但一想到自己改嫁,公公公婆以后无所依靠,李德萍的心里总是一阵阵难受。 后来上门介绍的人多了,李德萍便提出一个条件:“改嫁可以,但必须带着我的公公婆婆一起过日子,否则免谈!”不少邻居都觉得李德萍提的条件太苛刻了,但同村的甯思贵反而被李德萍的孝心所打动,在地震中失去妻儿的他深知李德萍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女人,决定与她一起分担生活的重担。 2009年,李德萍带着前公公公婆和母亲、女儿与甯思贵及其父母组建了多达8人的新家。2016年1月,李德萍和丈夫甯思贵的孩子出生了。 任劳任怨 夫妻俩用爱撑起老人的幸福晚年 组建新的家庭以后,李德萍一直没有怠慢以前的公公公婆,她的丈夫甯思贵更是加入到照顾两位老人的行列中。每天晚饭后,李德萍和丈夫都去看望陪伴公公公婆,对常年生病的公婆嘘寒问暖;淳朴厚道的甯思贵与妻子一样亲切地称呼前公公公婆“爸,妈”,让两位老人乐得合不拢嘴。到了逢年过节时,她更是早早地将家里五位老人的衣服、节货备齐。 2015年,李德萍的前公公徐天成在山上放羊时,不慎被钉子扎破了脚,导致流血过多,无法走路。得知情况的甯思贵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急匆匆赶到山上。由于距离公路还有一段距离,甯思贵二话不说,立即背起徐天成,步行近两公里路,再开车将其送至医院救治。“遇到他们夫妻俩真是我们这辈子修来的福分。”徐天成称,自己的妻子患有慢性病,身体一直不太好,2011年病危住院时,李德萍关了家里的副食店,一心一意守在老伴的病床前精心照料,因及时救治和休养,她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几年来,因为有李德萍夫妻俩的悉心照顾,如今一大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孝老爱亲 成为村里的学习榜样 “没想到萍儿会带着我和老伴改嫁,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提起当年李德萍改嫁的事情,徐天成总是感慨万千。他说,“这是萍儿前不久特意给我买的新棉袄,我一直舍不得穿。如今,只要天气晴好,她总会在晚饭后挽着我们几位老人的手一起外出散步,一家人有说有笑,真的很温馨、幸福。” 作为村民小组长,李德萍对邻里也十分照顾。70岁的张桂发是村上的困难群众,她除了经常前去探望,了解老人生活生产情况外,到了节假日,还会主动带领党员干部帮忙打扫卫生。在李德萍的带动下,她的女儿和儿子对待老人同样孝顺。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李德萍改嫁后照顾前公公公婆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大家都积极向她学习,村里形成了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 2020年,第三批“四川好人榜”推选活动启动,经过逐级推荐、专家评审、官网公示等程序,李德萍于近日获选“孝老爱亲好人”。面对这份殊荣,李德萍有些害羞,她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 这几年,李德萍夫妻两人在照顾好老人、经营好副食店的同时,还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种植专业技术知识,开始大面积种植柳杉、红莲、竹笋等,每年收益上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表示,“以后还要更勤劳、多挣钱,继续照顾好老人,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让孝老爱亲的传统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