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公诉席上的铿锵玫瑰
作者:唐妮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0-09-04    

——记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公诉人陈薇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办公室的一盏孤灯、一摞摞卷宗陪着她度过;成百上千页的证据材料,她不知道看过多少遍;连续奔忙,经常是身体超负荷运转......六年之前,她是初出茅驴的青涩新人,在懵懵懂懂中进入检察院。六年之后,她是雷厉风行的公诉能手,在乘风破浪中追逐理想。她,便是绵竹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员额检察官陈薇,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四川省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获全省优秀公诉人称号。

心系“检察蓝”

小荷崭露尖尖角

9月3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时,陈薇正在电脑前奋笔疾书、埋头工作,在她右手边的办公桌上,凌乱的堆放着好几叠敞开的厚厚卷宗,身后的书柜里摆满砖头似的书籍,泛黄纸张上全是翻阅的折痕。见到记者到来,她连忙站起身来招呼,一边忙着整理桌面,一边不好意思的轻声说道“有些乱,别介意。”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毕业后,陈薇通过公招进入绵竹市人民检察院,如愿披上了那身“检察蓝”。从检六年,从政治处到公诉一线,从公诉内勤到员额检察官,她把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检察事业。

“刚开始就是办案小白,实际情况比理论复杂得多,案件重点抓不住,证据分析不到位是常有的事。”提起往事,陈薇仍然记忆犹新。2018年初,刚从政治处调到公诉科时,她时常担心自己所学的业知识不能胜任公诉岗位。为了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每次单位前辈开庭,陈薇总是尽量赶去旁听,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提审、取证、开庭公诉……只要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她便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工作之余,她的手边总是摆放着一本专业书籍,反复揣摩一个个法律术语,仔细钻研每一条法律规范。凭着这股勤奋劲,她终于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员额检察官,小荷开始崭露尖尖角。

倾心对待案件

书写公平正义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百分之一的疏忽可能就会带来百分之百的不公正,必须严而又严、细而又细,较真到底。”走上公诉岗位后,陈薇时刻以此警省自己。

2018年年底,陈薇接手了一个新型传销案件,由于涉案人数多,案情复杂,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案件情况,陈薇加班加点查阅案卷材料,制作了近200页的审查报告。在进行案情汇报时,同事们都惊讶于她的清晰思路和好记性,即便是细节问题,她也熟捻于心。两次开庭,面对对方律师作出的无罪辩护,陈薇始终沉着冷静应对,每一次庭审结束后,她和同事们还要加班总结庭审中被告人及辩护人对证据、事实、法律适用提出的意见。针对对方的辩点,她充分收集证据,翻阅大量相似案例,制作预案,细致论证,在庭审中做到有理有据指控,深入释法说理,6名被告人全部当庭认罪。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从事公诉工作以来,陈薇凭借着扎实过硬的法律功底、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共审查起诉了200余起案件。她曾经多次为了制作审查报告,反复查阅卷宗,加班到深夜;为了核实案情细节,她翻山越岭实地走访,完善证据锁链;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她查找大量判例资料,确保案件定性准确。两年多来,无一错案,无一缠访缠诉。

诚心化解矛盾

彰显检察温度

法律无情,但司法却可以温暖。在严惩罪犯的同时,陈薇努力做到人性化办案,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她常说:“我们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审查案卷而作出决定这么简单,它将影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个个具体的家庭。”

2019年12月,陈某因为占地问题和同村的熊某发生矛盾,在激烈争执中出手伤人,导致对方耳朵轻微损伤,被公安机关移送至检察院。在办理案件时,陈薇深入走访陈某家庭,发现他的家庭状况困难,妻子常年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时,陈薇便当起了“和事佬”,多次引导双方调停,并邀请村干部和子女共同对两人进行劝说,最终两人握手言和,芥蒂消除。

“我们不仅要办理好案件,更要对别人的人生负责。公诉人要做事实的倾听者、法律的宣讲者、心灵的抚慰者,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从事公诉工作以来,陈薇从化解矛盾、服务社会治理出发,以情理法相容的执法理念,不仅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正义,更感受的到检察温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薇用最美好的6年把自己从一名稚嫩的检察新兵蜕变成法庭上英姿勃发的公诉人,成为绽放在公诉席上的一朵铿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