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平畴展新颜
作者:记者 周韵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0-08-14    

——我市灾后恢复农业生产见闻

8月13日,碧空如洗。在剑南街道柏杨村2组茄子种植基地里,十几名工人或是砌田坎、或是清淤泥,一片繁忙景象。受持续暴雨影响,当地种植大户张中华近50亩的茄子被水淹没。眼看着茄苗顺水“逃”走,老张急得吃不下饭,整日忧心忡忡。为了帮他尽快恢复生产,天刚放晴,村两委便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种植基地疏通沟渠、扶正倒伏茄苗。“水排得出,就有希望。”张中华说。

8月11日至12日,我市遭受暴雨袭击,导致6173亩农作物受灾,经济损失达273万元。洪水退去后,全市干群一心,全力以赴做好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水退一寸 地抢一分

“我们正在抓紧时间排水,目前已有不少枝叶出现萎蔫现象。”8月13日上午8点过,在九龙镇华胜农业猕猴桃种植基地,几十名村民拿着铁锹、水桶在泥田里排水清淤。

连日的强降雨导致沟渠排水不及时,造成1400余亩猕猴桃被淹。该基地负责人王组华正在田里检查套猕猴桃的袋子,一旦发现有松口情况,便立即进行更换。他告诉记者,暴雨过后,他立即组织务工人员展开自救,镇、村干部也及时过来了解受灾情况,并安排了人员和机械疏通沟渠,帮助基地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一路行走在田间,到处都是干群忙碌的身影。在汉旺镇广灵村1组,积水已经退去,不少水稻倒伏在田里,种粮大户白秋菊正在田里捡拾垃圾,清洗水稻上的淤泥。“田里的稀泥太深,还需要排水,防止稻谷下沉。另外,暴雨过后,要赶紧进行病虫防治。”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的工作人员扒开水稻,仔细检查根部生长情况,并提出专业性指导意见。

白秋菊在当地流转了360亩土地种植水稻,受暴雨影响,50余亩稻田被水淹没。田里的积水退去后,她赶紧组织人员到农田撒药消毒、扶正倒伏水稻。虽然这场暴雨给她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她并没有气馁。“这次抢险救灾,镇村干部费了大力气,我们种粮大户也不能光干等着,能靠自己就靠自己,能抢一分是一分。”她说。

据悉,为减轻暴雨带来的损失,我市各镇(街道)、村组干部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一步摸清受灾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灾后恢复生产方案,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指导,促进农业尽快恢复生产。

不等不靠 田里种下新希望

8月13日下午4点,在汉旺镇安仁村,50余名村民戴着帽子,提着水桶,正在田里补种黄豆。

“现在得抓紧时间补种,预计两天能够补种完成。”种植大户许昌保在当地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种植黄豆,一个月后便可收成,但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导致700余亩豆苗被淹,造成经济损失几十万元。面对灾情,许昌保不等不靠,积极组织人员自救。“手中的种子撒出去,种出来的就是新希望。”当天,镇、村干部过来了解了他的受灾情况,得知市上正在向上争取灾后扶持资金时,许昌保种植的信心更足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灾情发生后,市农业农村局及时派出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开展生产自救。一方面尽快抢修被毁的排灌系统,疏通排水渠道;另一方面抓住有利天气,对已成熟的玉米、蔬菜、瓜果等农作物进行抢收,同时对受灾严重、绝收的田块,指导农民赶紧补种、改种。

为了减轻农户损失,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还积极帮助各镇(街道)对农作物受灾情况进行调查、登记、核实,对已纳入农业保险的农作物,如水稻、玉米等,根据灾情,及时联系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人员一起核实,进行保险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