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抓项目 全力以赴谋发展
作者:记者 唐妮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0-08-13    

——我市2020年上半年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盛夏的绵竹,草木葱茏,生机勃发,处处洋溢着项目建设促转型的欢歌。

压路机、装载机轮番上阵,对场地填筑压实,挖掘机正在进行基坑作业,大货车来来回回地运输土石,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工人们正不停地加紧施工……8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古河州白酒灌装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这里一派忙碌的景象。“趁着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得抓紧时间施工,确保项目早日投入生产。”项目负责人朱海山告诉记者,公司综合楼主体浇筑已完成,将于8月底竣工,白酒酿造车间和陶坛库正在进行地面施工。

今年以来,绵竹市委、市政府以只争朝夕抓项目、全力以赴谋发展的昂扬斗志,打出了“战疫情、抓发展、双战双胜”的“组合拳”。同时,以完善项目前期、改进项目推进、加强项目储备等工作为重点,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力促重大项目落地开花,以项目和投资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抓项目保生产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在宝凯鑫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时间调试一台即将运往贵州的压滤机。厂房里,机械的轰鸣声、焊接声、捶打声,各种声音交织融合,齐奏出一曲加快发展的交响乐。“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我们依然完成了200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下半年争取突破6000余万元。”公司副总经理徐乔军说。

据悉,宝凯鑫诚新型压滤机制造项目于2019年12月8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123亩,预计年生产高效压滤机130台,建成后实现年均产值55640万元,实现年均利润10000万元,解决就业430人。今年4月底,投资1000余万元的一期厂房顺利建成投产,二、三、四期厂房预计明年初正式开工建设。

沿着园区道路向前走,美大康华康新药研发基地建设现场火热施工,初见雏形的研发中试一、研发中试二厂房正在进行外墙泄爆板骨架安装和内部二次结构砌体的搭建。“目前,整个工程已经完成70%,预计将于今年12月底竣工。”项目现场负责人向海洋告诉记者,美大康华康新药研发基地一期项目于今年3月初开工建设,投资4000余万元,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待项目全面投产后,将用于公司申报制剂药的原料配套生产,填补原料药生产空白,预计年新增营业收入约10亿元,利税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百个。

据了解,2020年,经过中期调整后,我市共有省市重点项目51个(其中省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653.5亿元,年度预期投资61.6亿元。按批次划分,其中续建批次22个,总投资159.3亿元,年度投资34.9亿元。新开工批次20个,总投资86.9亿元,年度投资26.8亿元。加快前期批次9个,总投资407.3亿元;按类别划分,其中产业类项目27个,占比53%;基础设施类项目17个,占比33%;民生改善类项目7个,占比14%。

据统计,1至7月我市共完成重点项目投资40.31亿元,占年度预期投资的65.04%,其中续建批次项目完成投资23.3亿元,占年度预期投资的66.79%;新开工批次项目完成投资17.01亿元,占年度预期投资的63.58%。新开工项目20个,目前已开工17个,占85%。

优化服务促发展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项目有了‘秘书’,省时又省力,这样我们就能一心一意搞建设。”一说起我市推行的项目秘书制,古河州白酒灌装项目负责人朱海山便赞不绝口。他说,作为外地人,自己在绵竹人生地不熟,项目如何尽快建设并投产成为他的忧心事。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今年2月,项目秘书方鑫找上了门,帮助他快速办理了项目环评、料场、施工许可等各项报批手续,为他来绵竹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以优质服务改善环境,是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的活力源泉。今年以来,我市选派27名项目秘书“一企一人”定向跟踪协调27个重点项目,通过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与企业联系,跟踪、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快速签约、注册、开工和投产。同时,建立周调度工作制度,通过现场办公等形式精准定向跟踪项目建设存在的难题,统筹协调市级相关部门采取更多有利措施排忧解难。

为强化政策支持,加快重点项目复工复建,我市坚决把项目建设作为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压舱石”。截至目前,已累计兑现疫情防控专项补助资金370万元。印发水电气惠企政策汇编,积极帮助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应对疫情引发的突出问题。下一步,我市将紧盯“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大战略,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窗口期,加快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用好用活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努力提高项目前期深度、广度、成熟度,争取项目早开工、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