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魂到警魂 忠诚是不变的底色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0-08-03
——记绵竹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叶超
7月28日,叶超站在训练场中央,一名民警伸手抓住了他胸前衣服,只见他右手快速抓住对方手腕,左手扣住对方手肘,身子顺势一转,对方右手被叶超控制不能动弹。“记住,动作要快要有力,不然危险的就是自己。”待叶超演示结束后,参训民警便开始进行训练,这也是特巡警大队民警每日的必修课。 “不管是军人还是干警,要守护一座城市的安宁,装备是底气,训练是信心,缺一不可。”叶超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的大队长。在他心中,只有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有足够实力去当好城市的守护神。 脱下戎装 从警坚守初心 1992年,18年岁的叶超前往西藏成为一名边防兵。而令他记忆最深刻的便是徒步6天的边防巡逻。“由于一直流汗,脸上全是盐巴,如果掉队就会迷路,所以只能咬牙坚持。”正是这段从军经历锻造了他不惧困难的性格。 1994年,叶超脱下戎装返回家乡。“虽然退伍了但还是想继续为人民服务。”一直心怀从警梦的他加入了公安队伍。虽然起初他只是一名辅警,但凭着吃苦耐劳敢拼敢干的作风,很快得到了领导同事以及周边群众的一致认可。 1995年初,绵竹曾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当时辖区群众人心惶惶。为将嫌疑人尽快抓捕归案,叶超与同事蹲守近一周,终于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影。“当时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们几个每天晚上都潜伏在村民的农田里。哪怕风吹雨淋冻得发抖,也得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在经过进一步分析研判和收集证据后,叶超与同事终于将流窜作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周围群众无不拍手叫好,还特意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也正是此次经历,更加坚定了叶超从警的信念。 研判查证 化身破案专家 1998年,叶超通过招考正式成为一名警察。20多年来,他不让自己有丝毫懈怠,钻业务、调纠纷、破大案……凭着一股永不放弃的毅力和根植于心的信念,守护着辖区群众的安全。 2004年,在禁毒大队工作的叶超接到群众的举报,称城区某小区内有人吸毒。他与一名同事赶到现场后,发现有一辆可疑的面包车。当他打开车门后,只见小小的车厢内坐了9人,大家正在窃窃私语。盘查中,叶超从他们身上搜出一把仿制手枪。“当时我和同事在社区搞禁毒宣传,啥装备都没有带。”回想起这段经历,叶超仍觉后怕。 2005年,叶超与同事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绵竹贩卖毒品,经过近一周的摸排走访,成功抓获下家付某某。“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这是一起跨省贩毒案,涉案人数众多,决不能打草惊蛇。”为了尽快破案,又经过一个月的巡线追踪、蹲守布控,叶超与同事成功将在云南、中江、宜宾贩卖毒品的三名上家抓捕归案,并抓获6名贩毒人员,收缴毒品2000余克。“抓捕当天更惊险。当时天下着大雨,我们在人群中将人制服,对方人高马大,差点控制不住。也正因为破了此案,我荣获了个人三等功。”叶超说。 刻苦训练 铸就处突尖兵 7月30日,一场应急处突模拟实战训练正在进行。只见一名“歹徒”手里拿着一把大砍刀肆意挥舞,特警队员到场后,利用手里的盾牌和长棍很快制服了“歹徒”。其实在训练中,扭伤、撞伤、划伤都是在所难免,但大多数时候,大家都只选择简单处理一下,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只有夜以继日的密集训练,才能让大家在实战中完美处理应急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位队员告诉记者,自叶超上任后,就狠抓队伍建设管理,提升队员业务技能,真正让特巡警大队成为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处突维稳尖兵。 今年疫情期间,特(巡)警大队的队员们肩负起守卡点、排查过往人员和车辆的任务,而作为大队长的叶超更是主动请缨上一线,与战友一起守护人民的健康与平安。“在这期间,很多群众给我们送来了防疫物资,特别受感动,所以辛苦也值了。”谈及经后的工作,叶超表示将不遗余力,继续为人民服好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