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转身 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作者:刘菲 文/图 责编 唐敏     来源:     日期:2020-07-31    

”——记退伍军人刘正刚二三事

夏日雨后,在富新镇新民路社区正刚家庭农场,空气里弥漫着稻田的清新,200余亩稻田已挂上青色的稻穗,满眼的翠绿恣情地舒展。“从荒田、窄路到基础设施完善、风景如画的农场,刘书记,谢谢你给我们一家带来了好日子。”农场旁,坐在自家门口剥着黄豆的李朝艳远远看到刘正刚便笑着打招呼,聊起自家的生活,她对刘正刚充满感激。

8年前,刘正刚告别军营回到地方,“让家乡越来越美,让父老乡亲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成为他新的目标。刘正刚说,军人的荣誉、使命已经融入血脉,满腔热情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让他对未来信心满满。

“部队练就一身真本事,服务村民我有信心”

1998年脱下戎装,在成都就业的刘正刚凭着在部队锤炼的意志和本领,很快就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12年,正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刘正刚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到家乡当村民小组长。面对家人和朋友的质疑,他的理由是:用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带领乡亲们一起过好日子!

2012年,刘正刚回到富新镇从村民小组长做起,因为热心、踏实,真心实意服务村民,短短一年时间,他就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被推选为富新镇永中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在部队就是要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关心战友,团结战友,在村里和父老乡亲打交道也是一样的道理。”面对新的岗位,他一方面抓紧时间学习各种政策,一方面上门走访每一位村民,加之本就成长于这一方土地,刘正刚很快就对村里大大小小事务了如指掌。

村主任的工作琐碎繁杂,最常见的就是化解矛盾纠纷。对于永中村来说,春灌时的用水矛盾又最为常见。为了把问题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刘正刚在每年春灌前带着村民清掏沟渠,和村民一起在机耕道或农家院里以“拉家常”的方式商定灌溉用水事宜。等到春灌到来时,他便没日没夜地陪着村民一起守水。他的用心付出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间,这些年,该村再也没有村民因为春灌用水“大打出手”。

今年5月,因村级建制调整,刘正刚被调任上庵村任党支部副书记,虽然是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但是有了经验,刘正刚有信心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大展拳脚。

“最重要的是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

啥是好日子?村民最朴实的回答是:一家团圆,腰包有钱!刘正刚认为,要造福一方,始终还是要带着乡亲们富起来。

2016年,永中村一大户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50多亩土地荒芜,长满了齐肩高的杂草,周围群众有意见,常常跟刘正刚抱怨。他硬着头皮承包下这一片荒田,四处取经以后,决定走规模化、科技化发展路子,并成立了正刚家庭农场。短短几年时间,正刚家庭农场已经成为示范田,规模也从最初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余亩,还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取经。

致富不能忘了乡邻。刘正刚让周围的4户贫困户进入农场务工,土地流转费加上务工费,平均每人每月能领到1000多元。刘孟会老公因病离世,儿子又病倒了,看着儿媳早出晚归在外务工补贴家用,自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刚家庭农场建起后,她和儿媳便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对于刘正刚,刘孟会一家有着说不尽的感激。“门口路宽了,环境美了,家家户户和谐相处,这日子过起来舒心!”李朝艳说起刘正刚也是称赞不已。前些年门前机耕道狭窄,行车不便,刘正刚自己掏钱拓宽了一些特别狭窄的路段,现在车辆通行再也不担心转不过弯,错不过车……与刘孟会、李朝艳一样,村民们说起部队里走出来的村干部刘正刚,都会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