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幸福的信心是压不垮的
作者:刘菲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0-07-21    

人物档案:冯建林 53岁 富新镇新民路社区人

半辈子了,苦过、累过、穷过,女儿患病的时候,因为凑不足治疗费而流泪。如今50多岁了,赶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的鼓励下,我再一次鼓足勇气,种植土豆、羊肚菌等,欠下的债还清了,好日子也总算来了。

不幸接踵而来,家庭陷入苦海

以前的新民路社区村民,祖祖辈辈靠着传统农业养家糊口,看天吃饭的日子不好过。那时,年轻气盛的我不甘心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于是放下锄头,成了一名货车司机。

大女儿因病夭折,家里的积蓄用完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2005年,在我将近40岁时,小女儿出生,这个可爱灵动的小生命,让我和妻子走出了痛失爱女的阴霾。

2008年震后房屋受损,本打算靠着几年的积蓄,再向银行贷点款重建家园,可女儿却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刚刚看到希望的我又一次跌入深崖。那时唯一的想法是,无论如何,不能再眼睁睁看着女儿被病魔夺去,这个家必须要完完整整的。3岁是进行心脏手术的最佳时期,为了不延误女儿的治疗,我们将所有的积蓄以及贷款用于女儿的手术治疗。

我想的是,只要肯干,贷款总能还上,好日子总会再来的。可没想到,2014年一场意外的车祸让我落下残疾,不能深蹲,不能做体力活,家庭的重担便压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女儿病情恶化,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安装起搏器。前前后后两次手术加治疗费用,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我们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债。看着妻子为了这个家四处打工,还要回家干农活,我心里别提有多难受。

不惧生活磨砺,重振信心拼出美好未来

2016年,我被评定为精准扶贫户,镇、村干部和扶贫干部不时嘘寒问暖,逢年过节送来慰问物资,让我在感动之余下定决心,必须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好日子,不辜负大家的关心关爱。

2017年,身边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种粮食虽然利薄,但是可靠,于是刚刚还清欠款的我萌发了流转土地搞种植的想法。我又一次拉下脸面,向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借来“本钱”承包土地。当时很多朋友都不看好我,认为靠天吃饭不太可靠,一次性投入太多,太冒险。正在我犹豫之时,镇、村干部闻讯而来,除了鼓励我,还帮助协调周围村民流转土地,带我到附近种植大户的地里去取经。

在大家的帮助支持下,我在富新镇永中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发展种植业,镇、村干部多次给我送技术、送化肥、送农药,还帮忙干农活。2018年,水稻、小麦、瓢儿白等相继收获。

有一次,我跟随镇干部外出学习时,对素有“地里黄金”之称的羊肚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年,羊肚菌因为营养丰富,逐渐走上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餐桌。不过,羊肚菌“娇贵”,前期投入也非常大。在听取镇上干部的建议后,2018年8月,我决定先划出自己的3亩土地“试水”。在农业干部以及专业人士的悉心指导下,2019年3月,我迎来了羊肚菌收获季节。除了商贩闻讯而来,镇、村干部也通过微信等渠道帮我宣传,他们时常给我送来订单,还免费帮忙收获、分装、送货。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今年种植的3亩羊肚菌赚了2万多元。如今,债务还清了,妻子也不再四处打工,和我一起专心看护着我们的田地。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会忘记帮助我的各级干部和父老乡亲,我经常给周围邻居分享我的脱贫经验,希望和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