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岗位上闪光
作者:王勇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0-05-09
——记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工程研究院主任刘超
在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科研人员:一身白大褂是他的标配,每天陪伴他的是无菌工作台、离心机、显微镜这些毫无生气的仪器设备。然而,在这方“狭小”的天地里,他的青春在岗位上闪光,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他就是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90后硕士研究生、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工程研究院主任刘超。 一切从零开始 青春在这里起航 2018年5月,又是一年毕业季。刘超和众多莘莘学子一样,向往到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求职应聘。 刘超的老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忠明是四川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他对刘超说,作为一家新兴的生物科技型企业,润格的工程研究院还是一片空白,特别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帮助企业建立工程研究院。刘超陷入了两难,是到发达地区赚取月薪上万的工资,还是到川西内陆一个求贤若渴的新型企业施展拳脚。“在润格,应该有自己展示才华的平台。”经过深思熟虑后,刘超决定到润格,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青春力量。 那时候,刘超一边忙着硕士毕业答辩,一边开始着手准备四川润格生物工程研究院的建设工作。依靠学校资源,他积极向不同实验室的专家教授取经,学习借鉴实验室建设方法。2018年6月15日,刘超踏上了绵竹的土地。“当时企业的办公大楼和车间刚刚建设好,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刘超说。 建工程研究院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放下行囊,刘超一头扎进工程研究院的建设当中。“生物科技型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实验室的工作对生产能起指导作用。工程研究院各类实验室没有建好,生产也就不能正常开展。”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刘超利用自己所学,带领两名助手,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摆放、调试,确保所有检测设备能第一时间投入实验。那段时间,对于刘超来说真是连轴转,同事们经常在实验室看到他加班加点忙碌的身影。 为了第一时间在市场上抢购到设备,刘超经常亲自出差购买。发酵罐是发酵工程实验室的核心设备,但是要在市场上购买到合适的产品,却非常困难。当了解到山东梁山县有一家企业的发酵罐正是公司所需的设备后,刘超便第一时间去购买,到达目的地后已经是凌晨2、3点了。第二天一大早,刘超便和卖家取得联系。设备刚到手,便有人出高价购买,真是“有惊无险”。实验室的一些设备是进口设备,使用说明全部是英文,虽然刘超是硕士研究生,但是英文不是他的专长,为了搞清楚设备如何操作,他经常借助翻译资料,搞懂操作要领。 经过刘超的努力,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建设完成了集微生物研发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于一体的生物工程研究院,同时成功申报了德阳市“企业技术中心”,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攻坚克难 完成多项科技成果转化 饲料行业禁抗替抗是大势所趋,公司提出了生物饲料综合解决方案,立项多个重大课题,包括:“酶制剂研发” “高效环保高端酵母培养物的研制与开发” “基于生物发酵生产饲用乳酸钙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优质蛋白源饲料研发”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刘超带领研究院同事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出色地完成了多项科技成果转化。 在开展“酶制剂研发”科研项目工作中,微生物专业毕业的刘超鲜有机会接触发酵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但是在接到研发任务后,他充分表现出了谦虚好学、敢闯敢拼的拼搏精神,不分昼夜地投入到工作中。项目初期,为了实时关注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刘超每个月都有10-15天留守公司实验室,以便掌握第一手实验资料。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刘超用四个月时间就打通了毕赤酵母发酵的所有生产工艺,实现了关键酶制剂的工业化生产,为公司更上一层楼夯实了基础。 刘超在出色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致力于华中农业大学与润格生物的产学研平台建设,引入培养硕博10余人,进一步壮大了公司研发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