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 让危化企业“转危为安”
作者:刘菲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0-04-23
4月22日上午10点,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肥料磷铵车间主任谢刚伟操作手机进入“小安网”,查看了隐患整改情况。企业通过“小安网”落实责任、分配工作、查看隐患并督促整改,员工通过“小安网”了解职责任务、上报隐患,“小安网”已然成为了全市危化企业的“标配”。 如何提升危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转危为安”?市应急局重点突出“互联网+科技”建设,大力推广使用“小安网”和重大危险源自动化控制系统,筑牢危化行业安全防线。 “小安网”促清单制落实落地 用“小细节”防“大事故” 2019年,绵竹作为德阳试点,率先推进清单制管理,市应急局督促指导危化企业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日常安全检查清单》三个清单。然而,如何让清单上的责任和工作真正落实到岗位、到人头?市应急局主动向第三方专业机构“取经”,为各企业量身定制的“小安网”成为了促进各项清单落地落实的抓手。 “班组长每2小时要对车间进行巡查,‘小安网’会通过手机按时发出提示。”四川荣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李天云介绍,“小安网”按照三个清单,将安全生产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并落实到每一位员工。每天作业时,员工用手机登录“小安网”,查看工作任务,通过扫描二维码、上传现场照片等方式打卡工作进度,有效避免了工作“做样子、走形式”。另外,一旦发现隐患,员工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小安网”上报,企业相关负责人接到隐患通知后,立即将整改任务发送到指定员工的手机上,实现上报通畅、闭环整改。目前该公司正积极探索在“小安网”上传对比示例图片,便于员工精确查找隐患并实现有效整改。 “蒸汽分配器排污管线螺栓未上全,可能发生蒸汽泄漏。”点击“与我相关”版块,对比“小安网”上同事上传的隐患描述和现场照片,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肥料磷铵车间主任谢刚伟快速完成现场整改,并上传整改情况图片,完成风险隐患实现网上销号。据介绍,为鼓励员工积极发现隐患,车间制定奖励措施,给予每条有效隐患20元的奖励,公司也将“小安网”个人积分列入职工考核。 市应急局危化股副股长李天翔介绍,“小安网”设置了我的任务、隐患汇报、隐患排查、风险等级、每日一题、考试中心、培训和会议、学习中心、通知公告等多个版块,清晰细致地罗列每位职工的安全职责、工作任务以及企业排查出的风险隐患、整改进度,让清单制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同时也为部门、镇(街道)开展督导检查提供了专业的参考。 给重大危险源装上“安全阀” 科技助力化解风险 企业为何要推行自动化生产?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磷铵厂厂长刘芸珲介绍,一方面,实施“自动化减人”,厂区内人少了,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风险就小了;另一方面,自动化设备的投用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液氨储罐被认定为一级重大危险源,为让这一重大危险源可控,氨站内安装了远程控制系统(DCS系统)、现场监控系统(GDS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SIS系统)。一旦监测到异常,SIS系统会自动报警。在限定的时间内警报还未解除,系统将通过自动远程操控,紧急切断液氨输入等阀门。目前,该公司正在对SIS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氨站在启动报警的同时,上游合成氨车间也将通过系统自动打开液氨缓冲储罐,为处置风险隐患提供缓冲时间。 “全市一、二级重大危险源共4处,视频监控和数据监测已全部顺利接入省级系统平台。”李天翔介绍,目前我市4处涉及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罐区均安装了DCS、GDS、 SIS系统。另外,在强化监督方面,市应急局聘请专家把脉问诊,同时搭建平台,实现企业间的交叉检查,让企业负责人在检查中学经验、找短板、补漏洞,不断提升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