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光明:勤奋努力降损失 自销3万斤折耳根
作者:张红 文/图 责编:周静
来源:
日期:2020-03-05
本刊消息 “罗光明10天时间卖了3万多斤折耳根,靠的就是一个‘勤’字。”3月4日,汉旺镇牛鼻村党支部书记雷福清说起种植户罗光明的事迹,翘起了大拇指。 畅销产品变滞销 保持好心态静等转机 49岁的罗光明是安徽人。2017年,他到汉旺镇牛鼻村流转土地种植绿色有机折耳根,并通过订单销售模式,将折耳根卖到了广州、深圳、上海、香港等地。2019年,他一共种植了70余亩折耳根,期待春节能卖个好价钱,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原本畅销的折耳根一下子“呆”在了田地。 “腊月三十早上还接到很多订单,每斤都按8、9元计算的,谁知初一就没人要了,我降到3、4元一斤也卖不出去,这种打击还是挺大的。”罗光明告诉记者,牛鼻村村两委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了相关企业,希望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帮他减轻损失,但和一些社区、小区联系后,大家担心人员聚集而拒绝接受。无奈之下,他只能将第一批采摘的新鲜折耳根免费送给附近村民。 “面对疫情,我不能怨天尤人,能做的就是通过努力尽量减轻损失。”罗光明一方面积极联系部分流动菜市前来批发折耳根,一方面时刻关注疫情发展趋势,思考开市后自己产品销售方式,勾画下一季的种植“蓝图”。 时机到来勤努力 减轻损失再谋新发展 2月22日晚上,德阳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发布第7号通告:全市商贸服务行业逐步恢复正常营业,这一消息让罗光明有些激动。 2月23日一大早,罗光明请了10余位村民帮忙采收折耳根,当晚便把包装好的1千多斤折耳根搬到小货车上。24日凌晨4点,他载着自家的折耳根赶到绵竹飞凫蔬菜批发市场吆喝起来。由于产品鲜嫩,批发定价不高,很快便被各市场商家抢购一空。 2月25日,四川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整为二级响应,他毅然决定加快收割进度,每天下午再赶一趟绵阳龙门蔬菜批发市场。罗光明说,农时不等人,随着气温升高,折耳根一天一个长势,只有抓紧时间收拼尽全力卖出去,才能把损失降至最低。 就这样,罗光明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去赶绵竹飞凫蔬菜批发市场,7点左右回家睡会儿“回笼觉”。上午10点过到田间整理搬运清洗好的折耳根,午饭后休息半个小时,又赶往绵阳,虽然辛苦,每天能卖2000多斤折耳根。 “当农民累点没啥,再辛苦两天卖完叶子,就开始卖食用的茎部和药用的根部,尽最大努力减轻损失。”罗光明表示,这一季虽然赔了,但不能耽搁下一季的种植,他还要抓紧时间翻地,为在下一季卖个好价钱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