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解难 逆风而行
作者:申梨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0-02-18
——绵竹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纪实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一场无声的战役早已在绵竹市的工业战场上打响。如何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的这场“硬仗”中奋勇争先?这考验着绵竹的定力与智慧、责任与担当。绵竹举全市之力,用“硬核”和“温情”做法,力争交出“双赢”答卷。 硬核政策 助力企业“集中火力”抓生产 “我们是2月13日正式开工的。”2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绵竹高新区的四川瑞驰拓维有限公司,公司的营销总监夏烨一边介绍,一边领记者去测量体温,并帮忙喷洒消毒。车间里,有的工人正在对新设备进行检测,有的忙着打磨研磨机口,有的忙着包装铸造好的机械,现场忙碌而有序。 “复工复产后厂区发生疫情怎么办?原材料供应不上怎么办?物流中断怎么办?”面对一个个现实难题,夏烨有些忐忑不安。自收到绵竹高新区送过来的《绵竹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指南》、《企业复工复产返岗员工分类管理流程图》以后,夏烨悬着的心开始慢慢放下。一方面是绵竹市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防控疫情,另一方面是给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保障,积极为企业复工复产纾困解难。 成新药玻公司是国内最大药用玻璃生产企业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部分工人无法到位,企业深感压力巨大。岗位职业培训补贴、就业吸纳奖励、求职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创业补贴、缓缴社会保险费、下调缴费基数,绵竹市及时出台的“黄金七条”政策红利犹如及时雨,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这几天,企业正在加紧从本地招聘员工,以满足生产线的需求。 “疫情期间,对于我们需要大批量招工的企业来说,‘黄金七条’简直是雪中送炭!”成新药玻公司负责人王学安表示,政策扶持有利于快速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奋力追产能。 绵竹一大批企业的复工复产,离不开省、市各级奖励扶持政策的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四川省从加大减负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加大稳岗支持力度等四大方面制定了十三条政策措施,德阳市出台了企业复工复产“五五法”,绵竹出台了“黄金七条”……一条条政策有干货、够硬核,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全力促进绵竹企业“集中火力”搞生产。 帮扶加码 当好企业“贴心服务员”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绵竹市的帮扶力量就往哪里下沉。连日来,绵竹市抽调市人大、市政协机关干部和“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共261人,组建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专班87个,全覆盖进驻在岗50人以上企业,面对面指导防疫和复工复产,尽全力做到应派尽派、不漏一家。 “企业预计什么时候开工?”“企业开工前要做好返企员工信息登记,每天都要量体温,全员要戴口罩……”日前,所有的指导专班正分片区摸底近期拟开工复工的企业,以及企业返回人员,一项项详实的数据被摸排出来。 鼓励企业复工复产,首先要确保安全。2月9日,通过摸排得知,剑南春集团公司有急切复工复产的需求,指导专班第一时间进驻该公司,一边指导企业落实好防疫措施,一边协调好医疗团队上门开展健康服务,仅用了两天时间便完成了行政、酿酒、一线车间等3511名职工的健康体检服务,帮助企业安全高效复工。 “老李,我们又来了。”2月17日天仟重工正式复工。当天,骆儒华、王友华以“指导员”的身份,深入企业生产车间、食堂、宿舍等多个公共区域,现场为企业提供暖心的服务,督促企业上好“开工第一课”。 “有问题尽管找我们,我们就是来为你们服务的。”事实上,在企业复工之前,骆儒华、王友华已经为企业的复工复产做足了“功课”。早在天仟重工提出复工复产申请后,两位指导员就及时做好对接,帮助企业牢牢盯住防疫链条上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与企业一道,做好体温检测、组织筛查、个人卫生、食堂消毒、集体宿舍管理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企业探索把食堂搬到空旷停车场的“科学就餐”方式,就是双方思想碰撞的结果。 抓细抓小,一系列真招实招落地,鼓舞了企业复工的信心。“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卫生防护没有那么专业。有指导员帮助,企业就有了底气,可以放心地开工复工。”生产部副总经理李飞对下派的指导员非常满意。他说,指导员及时宣传政策、提供信息、解决难题,架起了政府与企业之间一道密切沟通、真诚服务的桥梁。 主动出击 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硬仗 2月13日,鑫坤机械正式复产。复产后企业有130多名员工上岗,其中叶片车间和重机车间全部投入生产,基本达到正常状态时60%的产能。 “我们在做好员工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为保证订单能够及时供货,都在加班加点忙生产。”公司总经理刘胤桐介绍,在保生产的前提下,鑫坤机械把防控放在首位,主动将厂区划为“隔离区”,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严格按照我市复工复产政策指南进行管理,每天按时给员工发放口罩等防护物资,量体温、戴口罩等“规定动作”绝不走样,还安排每天对厂区进行无死角消毒,食堂也实行错峰就餐、一人一桌或餐饭打包等快速就餐规定,130名员工不仅拥有单间宿舍,还实现吃、住、干都在无菌环境里,从源头控制、从过程监控,确保员工放心进厂,安心工作。 春节期间,因员工出行问题,鑫达机械曾出现短暂停工停产,市工信局和剑南街道立即派驻指导员下沉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员工问题,迅速恢复了生产。 2月17日傍晚,记者来到鑫达机械,只见工人师傅正在交班。在焊接生产车间,员工们防护齐备、各就各位,空中吊车往来,地面焊花飞溅,各工段工位一片繁忙火热。“困难是一时的,我们对公司、对市场有信心。”鑫达机械相关负责人周胜杰说,为了抓好生产,企业在一系列防疫措施的保障之下,每天安排近一百名员工三班轮流上岗,投入生产保产能,争取早日实现既定目标。 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我市企业复工复产也迎来了小高潮,除连续性生产的21家企业外,截至2月17日,全市138家规模以上企业已有59家相继复工复产,力争在2月底前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