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绵竹资源化工转型发展“把脉问诊”
作者:王平
来源:
日期:2019-09-02
本刊消息 8月29日至30日,在2019中国(德阳)资源化工绿色发展大会期间,来自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绿色、高端、智能”主题,梳理川西资源开发新路径,探讨磷钛化工等资源化工绿色发展新趋势;整合创新资源推动锂电材料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磷化工老基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绵竹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鼓励支持本地传统磷钛化工企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在绵竹高质量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强市”建设,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正全面引领绵竹新的发展实践。 在大会的专家报告、磷钛化工分会场、锂电及高端材料专家报告中,来自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化工学会等方面的专家,围绕资源化工如何绿色、高端、智能发展,展开探讨磷钛化工绿色转型发展对策、谋划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寻求资源化工“产学研用”合作机遇,为绵竹资源化工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谋篇布局。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本和说,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型磷肥是磷肥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精细化、高端化产品是磷化工未来的重点方向,我国磷化工产业应坚持“精细化、专用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线路,切实解决好磷矿、磷肥生产、磷石膏等“三磷”问题以及磷矿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促进我国磷化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钛白粉分会副秘书长付一江说,近年来,钛石膏的大量堆存导致占用土地及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因此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必须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用新技术、新工艺将钛石膏变成资源、变成产品、变成财富。 锂产品广泛用于核工业、电池、玻璃陶瓷和航空航天等行业,近年来,电动汽车所需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已超过玻璃陶瓷等传统领域,成为主要增长点。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费维扬在专家报告中指出,目前国内使用的电池级锂制品,还严重依赖进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产生的退役锂电池数量很快每年在数万吨甚至数十万吨的量级。为了推动锂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必须认真做好退役电池的回收。需要产、学、研、政、金协同创新,建立科学的回收系统,以保证动力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邱新平说,锂矿在四川阿坝和甘孜储量丰富,占全国储量的70%,其品位高、分布集中、埋藏浅。绵竹与阿坝合作,发展锂电产业,在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区打造“中国锂都”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大会期间,四川大学分别与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3家锂业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绵竹大力发展锂电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专家们通过现场参观、调研、咨询,为致远锂业、斯特瑞锂业、龙蟒钛业、三佳磷化工等企业发展“把脉问诊”。 我市参加大会的化工企业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资源化工绿色发展大会在绵竹举行,对于当地企业围绕绿色、高端、智能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绵竹的创新转型升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绵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技术和信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