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经济”持续升温 莫让“开学季”成为任性“消费季”
作者:申梨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8-20
本刊消息 虽然离开学还有十多天时间,但“开学经济”已经热浪来袭。近日,记者探访城区市场发现,城区各大商超、文具店都已启动以开学为主题的消费季,小到各类文具用品,大到学习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均推出了各类促销活动,学生和家长都忙着采购开学装备。 ●新生“装备”线上线下热销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从幼儿园的萌娃到准大学生,新一轮的装备大采购又开始火起来。学习机、文具、拉杆书包、保温杯……8月15日下午,市民张敏在绵竹广场附近的店铺里为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列出了新学期“装备”清单。张敏说,进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学习装备上,她们会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与张敏不同,市民赵女士则选择在网上直接定购了“开学大礼包”,从画笔、课本到水杯、书包应有尽有。记者在淘宝上看到,不少文具店针对开学季,纷纷推出了各种包邮、满减、满赠等活动。 与开学时书本、文具唱主角相比,数码产品的加入拉高了开学消费的水平。“每年的7月到9月都是销售旺季,今年我们推出优惠大学开学季折扣活动,大学生可凭借录取通知书享受优惠。”月波街一家品牌电脑专营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7月底开始,购买电脑的人群主要以准大学生为主,手机的销售量也不断攀升。 “啥都缺,啥都得买,孩子上学的装备预算大多都花在了电子产品上。”家住汉旺镇新开村的孟伟琪告诉记者,孩子今年上大一,虽然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可购置开学装备已花费万余元。 ●上学整套装备让部分家长心疼 “从铅笔、橡皮等小物件到学习机等电子产品,今年要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还没进校门,就花出去了3000元。”这是家住怡和人家的刘静女士最近在朋友圈晒出的自家女儿的开学账单。记者采访了几位面临开学的学生家长发现,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新生,家长们的开学清单价格可不便宜。 刘女士向记者展示了为女儿开学准备的采购清单:书包289元、文具组合98元、保温水杯128元、新衣服新鞋子460元、学习机1999元……加起来已经超过3000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像这种动辄几大千的“开学账单”并不多,但在接受采访的家长中,小学生开学账单基本都是2000元起步,而一些准大学生动辄上万。 “儿子上大学,手机、电脑、生活用品、学费等,算一算,吓了我们家长一大跳。”在高新区从事电焊工的万明国先生向记者坦言,儿子平时的成绩一般,在高考前就跟孩子说好考上二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高考出成绩之后,儿子就参加了一趟夏令营研学旅游,8月初购买了苹果手机、电脑、平板三件套,花掉了万先生将近四个月的工资,“还有很多生活用品没买呢,上大学真费钱!”万先生坦言,要是不满足儿子的愿望,又会觉得失信于孩子,他有些担心,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儿子的消费让他都无力承担了。 ●专家倡导“开学经济”变“经济开学” 大学新生的入学“标配”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仔细一算,光是这些东西就已花费上万甚至数万元费用,对绝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市民都舍得在教育、在孩子身上投入,可是这日益升温的“开学经济”,对于家长来说是否真的经济呢? 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在“开学经济”面前,家长应该理性消费,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对于高年级孩子而言,家长不应有“犒赏心理”,孩子上学是为了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服务社会、丰盈人生,而不是为了得到奢侈华美的开学装备,家长要正确疏导,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非理性消费;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孩子的经济观念尚不成熟,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在给孩子舒适健康学习环境的同时,更应注重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自信心,也要教育孩子自觉养成勤俭的习惯,拥有一个正确生活态度,积极倡导“开学经济”变“经济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