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抓项目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张红/文 王平/图
来源:
日期:2019-08-02
——我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小记
图为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家包装企业正在生产的情景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意识,在加快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努力通过项目带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在德阳市2019年第二季度工业重大项目拉练赛调度会上,绵竹持之以恒抓项目的投资、落地、建设,各项工作得到了德阳市委、市政府的赞扬。 项目建设是资本的发酵池,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市实现工业投资47.8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1.1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总产值实现289.9亿元,同比增长1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抓重点强推进,持续增强工业增长动力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和德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为企业纾难解困,坚定不移支持剑南春做大做强,顺利推进投资10亿元的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技改工程项目开工;支持龙蟒等磷化工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在重要位置,出台了《绵竹市投资促进优惠政策(试行)》《绵竹市招商引资中介奖励办法》,党政主要负责人赴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7次。1至6月,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到位国内市外资金54.9亿元,同比增长7.56%;到位国内省外资金40.6亿元,同比增长8.67%。 为推进项目落地,我市坚持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市领导深入一线抓协调、抓推进,强化土地、电力、天然气等要素保障,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制定《绵竹市项目秘书服务工作制度》《绵竹市社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工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环节从52个减少为34个,审批时限由62-90个工作日缩减为30-60个工作日,企业可少提交资料22份。 今年上半年,我市启动了高新区22平方公里产业规划,推动孵化园二期、绵竹工业会客厅等项目设计;高新区和德阿产业园完成改建、新建标准厂房23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建成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为新项目的快速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排工期盯进度,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炎炎七月,酷热难耐,但在绵竹各工业园区和各企业,却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项目大上快上的忙碌景象。 记者在江苏工业园区的成新药用玻璃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的高档药用玻璃瓶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满载材料的工程车来回穿梭,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检测设备,为正式投产做准备。该公司负责人王学安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药用包装材料生产基地。 在盛泉钢铁项目建设现场,工程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为加快推动盛泉钢铁项目建设,绵竹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形成每周召开例会制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目前,该项目已投资3.5亿元,完成地勘、场平、围墙修建等工作。 已竣工投产的项目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正在推进建设的项目,各企业倒排工期,抢抓时间节点,力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这些都与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抓序时、补短板、快推进密不可分。在德阳市2019年第二季度工业重大项目拉练赛上,我市参加“四个一批”的项目共计24个,总投资152.74亿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下项目4个。目前,竣工投产项目6个,加快建设项目6个,开工建设项目6个,签约落地项目6个。24个拉练项目中,22个项目推进正常。 另外,我市坚持实施重点突破,突出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加快立项审批、安评环评等手续办理,积极破解土地、环境容量等难题,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进度。2019年,我市列入省重点工业项目8个、德阳市重点工业项目13个,通过努力我市推动了总投资99亿元的四川润格生物、中航宝胜、金源耀业等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 强信心添措施,打造工业经济强劲引擎 “通过拉练赛看项目、亮进度,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工业投资增长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更加坚定了我们促投资、抓项目的信心和决心。”在德阳市2019年第二季度工业重大项目拉练赛调度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栋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采取以下措施推动工业项目建设。 ——大力实施工业经济“5+1”倍增计划。在绵竹现有产业基础上,持续壮大白酒产业,加快培育锂电产业,科技驱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再造精细化工产业,全力扶持装备制造产业。通过实施工业经济“5+1”倍增计划,努力构建千亿工业。 ——着力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强化要素保障,主动对接企业,加强服务指导。加快推进“土地池”“资金池”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民营企业纾难解困恳谈会和银政企对接会,确保新进项目引得进、落得下,企业诉求渠道畅、回应快;加强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不断增强园区承载能力;落实专门机构负责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围绕重点引进优质项目。按照德阳市“5+5+1”产业体系和绵竹园区“一主两辅”产业布局规划为指引,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发达地区,围绕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努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