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快餐,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申梨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7-18
一辆推车、几个菜盆、两三张桌椅、一叠碗筷,这就是一个路边快餐的全部家当。每到中午和晚上,我市部分建筑工地、街头巷尾时常会有流动快餐身影,吸引着众多市民光顾。时下盛夏已至,天气越来越热,食品容易变质,流动快餐该如何保障市民的舌尖安全呢?记者进行了走访。 流动快餐价格实惠受欢迎 上午11点半,在常州路附近的人行道上,一处流动快餐点“开张”营业了。快餐小贩推着三轮车,车上排放着一盆盆青椒炒肉丝、韭菜炒鸡蛋、土豆丝等菜肴,这些菜肴或是暴露或是半暴露摆放,汤桶和饭桶则放在地上供食客们自行取用。遮阳棚下的小桌边,坐了不少就餐的食客,他们三五成群坐在小桌边上狼吞虎咽,也有人直接捧着饭盒站在路边吃,丝毫不顾车辆经过时扬起的灰尘,路边已俨然变成露天大食堂。 “你要几块钱的饭?10元两荤两素,汤和米饭随便吃!”记者站在一卖盒饭的流动摊位前时,老板主动询问道。记者发现,该摊贩盒饭价格基本在10元左右,菜肴可以自己搭配,荤素皆有。而盛菜的小贩也未戴口罩帽子,边盛菜边吆喝,由于附近工地人多,正值用餐高峰,小贩手忙脚乱,一边打饭,一边用沾满油渍的手不时从包里掏出钱来找给顾客,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打工人群是流动快餐的消费主力 临近中午,中心广场上,一辆流动快餐车旁围满了年轻食客,“我来一份素的”,“我来一份两荤一素的,不要西红柿炒鸡蛋”……生意很是火爆。期间,正在购买快餐的蒋欣欣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刚开始对这些流动摊贩售卖的快餐质量也存在顾虑,但想着大家都在吃也没事,加上摊主为人实在,便试着食用,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 “你们中午卖不完的菜怎么办?”记者询问摊主。“我已经在这里卖了八九年快餐了,每天我会根据天气情况决定菜品分量,一般不会剩下,即使有少量的剩菜,我们自己一家人就吃了。”该摊主说,多年来自家的菜品价格实惠,积累了不少熟客,大家都清楚自己的菜品质量。 董明国是在中心广场某手机店的一名员工,一年前他发现广场内转角处有个流动快餐摊,之后他和同事基本上都在这里吃午饭。他说,在这里吃饭的人都是附近的员工,去餐馆吃个荤菜和素菜至少需要二十多元,他们不可能天天去餐馆消费,而这个流动快餐摊点有二十几种菜品可以选择,价格也很实惠。 记者观察发现,流动快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家里或者租赁房中做好饭菜,装在盆子里,用推车运到路边,卖给过往行人,流动性很强。其中建筑工地附近、医院门口和中心广场附近是流动快餐集中地,而打工人群是流动快餐的消费主力。 如何保障市民的舌尖安全?市民有话说 产自家庭作坊的流动快餐,无疑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市民纷纷献计献策。 “他们走街串巷、随意摆摊设点,这种流动经营方式虽然有其便利性,但由此造成的垃圾乱扔现象,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污染与无奈,影响了市容市貌,降低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家住仁泽小区的胡蓉女士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流动快餐的监督,查验其证件是否齐全有效,饭菜质量是否达到卫生标准,规范流动快餐有序经营。 而市民吕秀兰认为,目前我市的小吃一条街做得不错,快餐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统一格式,统一发证,固定摊位,每个点实行编号,规定时间出来销售,规定时间收摊,所有从业人员均持证上岗,菜肴统一配送,这样有利于管理,也能保证菜品质量安全。 “整治流动快餐,既需要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介入,也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针对此事,热心市民提出建议:一是有关部门可以引导符合条件的摊主依法依规办理营业执照和健康证,让这些摊点进行规范有序经营。二是就餐高峰期,安排执法人员进行巡查。三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打工族”的食品安全宣传,全面确保市民的舌尖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