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发展中的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张娟
来源:
日期:2019-07-11
走科学绿色发展之路 谱写“钛”精彩新篇章 ——记发展中的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刊消息 整洁漂亮的厂房、规范有序的作业、精神抖擞的员工,走进位于新市工业园区的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无不展示着一个现代化企业的风采。 四川龙蟒钛业作为龙蟒佰利联集团第一大全资子公司,现有员工2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公司目前已形成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能力23万吨/年,配套硫酸生产能力80万吨/年,一水亚铁生产能力7万吨/年。公司独创的钛白粉清洁生产技术多次获得国家科技部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奖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淀,公司爬坡上坎、攻坚克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先后被评为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先进单位、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德阳市全面创新科技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每天,在四川龙蟒钛业研究所,科研员们都会待在实验室与各种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或数据打交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更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源泉。 如今,公司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开展创新合作,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其主导的钛白粉绿色生产工艺与技术升级改造工程,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技术,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公司工艺绿色化水平及废副产物的利用水平,优化钛白粉工艺流程,推进“硫磷钛”联产法生产钛白粉清洁工艺。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项目是在现有工艺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基本不新增用地,预计2020年前建成使用。近年来,公司作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建成了钛白粉清洁生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实践创新基地,公司研发中心引进和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长期从事钛白粉新产品研发、钛白粉应用评价研究、钛白粉新工艺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研究。公司研发机构拥有2名外籍专家和一大批充满活力、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科研人员,并聘用10名国内知名专家做兼职顾问,是国内具有高素质创新研发团队的钛白粉企业。为了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公司与几家国际知名的下游企业开展联合研究,提高了研发项目的针对性,并拓展了国际视野。公司也同中科院、四川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多项联合研究协议,充分利用外部人才和科研设施助推企业发展。 数据反映发展成就。截至目前,公司研发中心已经获得授权专利45项,授理专利82项;成果鉴定2项,省市级科技奖励5项,拥有非专利技术35项,核心技术60余项。2018年,公司实现钛白粉产销22余万吨,其中出口近12万吨,约占生产总量的55%,产品畅销亚太、拉美、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等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收入31.56亿元,净利润7.658亿元(不含子公司投资分红9亿元),税收3.74亿元,出口创汇3.71亿美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坚定探索转型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有力证明,也凝聚了公司“务实、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发展共识。 深化环保治理改造 为绿色发展加码提速 企业发展,环保先行。遵循环保政策是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四川龙蟒钛业始终坚守安全环保红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在不断拓展产能的同时,我们也持续对相关生产设施进行环保治理改造。”据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适应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集团制定了未来十年(2018-2027)钛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绿色发展的总方针。为解决突出环保问题,近年来公司花大力气进行了技术改造,累计投入资金超亿元。例如在废水治理方面,四川龙蟒投资1050万元实施了压滤机改造,更换高效污水中和压滤机2套,将钛石膏含水量从52%降至44%,有利于后期综合利用。据统计,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四川龙蟒钛业公司已累计进行大小环保改造项目30余项,投入资金达1.09亿元。 近年来,公司推行的绿色生产,不仅实现了环保目标,更成为节能降本的利器。由公司自主研发的“硫磷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对现有生产单元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了物质流、能量流耦合发展,二次资源再生利用,形成并建成了产业化示范装置,对于加强清洁生产管理,努力实现废物零排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新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龙蟒钛业将牢记使命和责任,在集团公司的战略指导下,持续推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全力加快美丽工厂建设,通过改革创新的务实举措,做强做优做大,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图片由四川龙蟒钛业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