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发展机遇 向科技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
作者:张红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7-11    

——剑南春集团公司发展小记

绵竹这方水土孕育了剑南春,剑南春滋养了绵竹这方水土。

多年以来,剑南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稳中求进”的发展原则,用品质铸就了一个个辉煌,企业从一个县属小厂成长为中国知名大型白酒企业集团。2018年,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合并)137.66亿元,同比增加8.37%;营业收入(合并)107.7亿元,同比增加15.96%;上交税金33.51亿元,同比增加28.89%。2019年1至5月,剑南春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合并)68.8亿元,同比增加10%;营业收入(合并)43.06亿元(不含税),同比增加4.77%;上交税金23.71亿元。

“剑南春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集团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力争向300亿元迈进。”剑南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蔡发富如是说。

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技改项目建设

3月5日,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市推动机构改革具有绵竹特色的重大创新举措,也是推动转型发展,加快绵竹重返“全省十强”的制度支撑。绵竹振兴白酒产业、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号角全面吹响!

4月8号,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征求意见稿),将白酒产业从过去的限制类发展产业调整为“限制类发展产业,但优势产区除外”,这一细微调整,对全国酒类企业来说是一次重大利好消息。

在剑南春集团公司,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全公司上下的共识。

“川酒振兴发展已经被省委、省政府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来认识,来进行规划和布局。国家对白酒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放开,四川对白酒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这些就是包括剑南春在内的整个绵竹白酒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蔡发富表示,剑南春将抓住国家对白酒产业调控有所松动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坚定不移地把剑南春做大做强。

2019年的仲夏时节,剑南春各生产车间一派火热,在位于第三生产区的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技改项目也在加快推进。据了解,目前剑南春的年产能是6万吨,按照现在的市场销售情况,其生产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为进一步扩大产能,剑南春集团公司全面启动了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技改项目的建设,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0亿元,将新建1个制曲车间和3个酿酒车间,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曲酒产能2万吨,使剑南春的曲酒产能达到8至10万吨的规模。

向科技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用金牌品质开创辉煌明天

科技成就企业,品质铸就辉煌。多年来,剑南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企,企业科研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为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品质,6月14日,剑南春集团公司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战略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举行,标志着院企合作迈上新的台阶,也为剑南春产品品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公司总工程师徐占成介绍,剑南春在传承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微生态学、分子酶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围绕白酒产业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秒持值衡定评酒法”和建立“酒体风味设计学”体系,打破了传统勾调技艺“只可意会不便言传”的神秘感;发明了“挥发系数鉴别年份酒新方法”,填补了国内外年份酒鉴别方法的空白;建立了风味化学、酿酒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平台,在白酒酿造基础理论、微生物的选育与应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以及白酒生产体系循环经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向科技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在下一阶段,公司将以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以应用基础性研究和前沿酒类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白酒风味化学、功能微生物、酿造现代化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使公司科研技术水平继续保持国内同行的领先地位,做中国白酒行业科技发展的引领者的指导思想,在加强白酒群体微生物固态发酵机构研究、白酒风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性开发、升华剑南春传统酿造技艺、智能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科技管理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以及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用功着力,争取在“十三五”期间企业科学技术工作能够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