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维凯:带领群众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5-09    

他放弃在广安打拼多年的事业,带领团队回到老家广济镇。十余年来,他带领群众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打拼,种植蔬菜,带动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他就是广济镇凯达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仲维凯。

回归家乡 扎根农业

“5·12”地震后,仲维凯回到家乡从零开始二次创业。通过大量的学习、分析和外出考察,他决定带领当地村民种植经济作物。2010年4月15日,在仲维凯的组织发起下,绵竹市凯达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合作社成立初期,当地群众还是习惯种植效益低下的传统粮食作物。如何改变群众种植观念,让他们跟着合作社种植经济作物实现增收致富?仲维凯到各地考察学习,联系蔬菜收购商,选择适合广济土壤气候条件的蔬菜品种,于2010年9月出资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蔬菜,当时部分胆量大的农户也跟着他小面积种。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当季蔬菜获得丰收,每亩比大田种植多收入好几百元,这也更坚定了仲维凯发展蔬菜种植的信心。

种植蔬菜 惠及百姓

有了好的开始,仲维凯更是踌躇满志。他一方面到全国各地考察市场,与蔬菜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质蔬菜品种,另一方面不断壮大合作社队伍,吸收更多人加入合作社,并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订单农业,对农产品参照市场行情,实行保护价收购,以降低农户种植风险。

在仲维凯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发展,至2018年底,凯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336户,有规模180吨的保鲜冻库,菜-稻-菜生产示范基地60余亩。合作社还在广济、土门、玉泉、新市、金花、汉旺等乡镇带动农户1800余户加入种植行业,形成了规模化的特色种植品种。合作社大春以水稻为主,小春蔬菜品种涵盖豌豆尖、菜苔、苤蓝、儿菜、藠头等,种植面积达到8000余亩。每年合作社发放工资140余万元,高峰期用工达1000余人,通过合作化生产经营,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对于当地特殊困难家庭,仲维凯也格外关注。从2016年起,合作社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免费提供蔬菜种子和技术指导,收货后再由合作社统一回收,而且优先雇佣他们在合作社务工。而对于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仲维凯不仅免费提供蔬菜种子和技术指导,在种植和采收过程中,更是由合作社统一组织人员进行种收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贫困户年均人增收1500元以上。

帮扶甘洛 初见成效

2018年3月,为帮助甘洛群众摆脱贫困,仲维凯到甘洛县各乡镇实地考察,最终选定阿嘎乡为试点,并与甘洛云浩丰登农业公司携手种植高山错季特色豌豆尖120亩,且作出最低收购价承诺。种植管理过程中,仲维凯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当地老百姓。同时,他还帮助农业公司筹建蔬菜收货分拣包装场地和预冷储藏冻库,选择制冰设施设备。到了收获季节,仲维凯又带领团队驻扎甘洛1个多月进行采摘销售,最终这120亩豌豆尖为当地群众带来近30万元收入。

有了2018年上半年的成功经验,尝到甜头的甘洛群众在当年7月再次种植300亩高山错季特色豌豆尖,并试种了10余种其他蔬菜,实现销售收入110多万元,让当地群众乐得合不拢嘴,也对仲维凯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