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4-27
——记绵竹中学教师叶淑兰
绵竹中学的叶淑兰是一名英语教师,30多年的教学时光并没有磨去她的激情,带走她的热忱,她始终保持着入职时的那颗初心,挚爱教育事业,矢志不移,坚守着三尺讲台,为学生无私付出。 俯身求真知 做一名业务精湛的教师 教学,是她生命的主题;学生,是她生活的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叶淑兰精心设计教案,注重思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中既坚持原则,决不固执刻板,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注重情感的投入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高2006级有一名学生,高一时,凡是轮到他那一组做清洁大扫除,学校检查肯定要扣分。其原因是他根本不会做清洁,因为他比同龄人小,读小学时老师就迁就他,要么不做,要么做不干净也没关系。叶老师为了纠正他这一毛病,亲自教他做清洁,明确告诉他清洁必须做好。正是这样的严格要求,这位学生慢慢发生了变化,后来在大学积极参加志愿者公益活动,当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叶淑兰不怕吃苦,一直坚守在学校,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冒着余震的威胁和炎热的酷暑组织了高2009级学生到天津、宁夏异地复课,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好评。作为2009级的年级组长,在校园恢复重建和复习迎考中率先垂范,带头服务比奉献,带领2009级的全体师生在条件艰苦的板房学校积极投入到2009年高考复习迎考中,在2009年高考中取得了优生率德阳市第一,重点升学率第一,本科升学率第一的优异成绩,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公认以及社会的好评。 叶淑兰虽然是一名英语教师,但是她总是广泛汲取文学、艺术、历史、科普、现代信息等领域的“营养”,她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英语学科的知识,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在学生眼中,她就是一座知识的“富矿”。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叶淑兰说,老师要让学生一代更比一代强,要培养其自主的探究能力。她倡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发挥主动性,注重引导学生的人格、知识和能力的平衡发展。 2012级一班的邓志昊,热衷于创新,爱搞发明创造,叶淑兰给予他自我创新创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自身的特长。当他遇到瓶颈的时候,及时鼓励他。“失败不可怕,害怕失败才可怕。”在叶老师的开导与鼓励下,邓志昊的科技创新作品“轻量化通道式酒精炉”获得了德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捧出寸草心 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 叶淑兰老师,30多年始终如一日,甘为绿叶护花,被一届届学生称之为“叶妈”;她是德阳市优秀教师、德阳市劳动模范、国家级示范学校高考学科优秀教师。曾经连续5年被评为绵竹中学“立身典范”教师。现为绵竹中学高一(1)班班主任,高一年级组长。 在绵竹中学从教,每三年她都要带出一个毕业班,很多学生考上了985、211,甚至北大、清华,而她更看重的是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她说,优生更要注重其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态,让学生知道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叶老师给学生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有责任感,体现在守时、上课认真等方面。 2009级一班几位成绩优异的男生,补课期间有一次晚自习迟到,他们以为叶老师会原谅他们,但是叶老师一直站在教室门口等着他们并狠狠批评他们。“在纪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尽管你是优生。”叶老师这样告诉他们,习惯要不是造就你,就是毁掉你。 王庆现在是绵竹中学学生处主任,曾经是叶淑兰的学生。王庆介绍,叶老师当班主任,跟班紧,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看待。几次学生在晚上发病,即使是晚上12点过,叶老师都要立即赶到学校或者到医院去看望患病学生。 叶老师的徒弟,绵竹中学的陈成老师说,叶老师总是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即便高三年级110位学生的英语作文,她都是一一当面批改。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因人指导。 在关心班上家庭贫困的学生时,叶老师总是牵线搭桥,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她从不歧视,总是找到他们身上的发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叶淑兰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她崇高的职业理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从教几十年来,她无怨无悔,矢志不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满园的桃李。 在叶淑兰的身上,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坚守,有的只是一名人民教师的清贫淡泊和无私奉献。在这条道路上,她无怨无悔地走着,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她将自己的责任与爱心化成了无声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她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守着人民教师最庄严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