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裁剪精彩人生
作者:王虹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4-22    

——记绵竹市龙兴村鑫兰服装厂厂长冯令华

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玉泉人,在外拼搏20多年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玉泉创业。如今,在他开办的服装厂里,不仅自己实现了创业梦想,还让周边村民一起跟着增收致富。他就是绵竹市龙兴村鑫兰服装厂厂长冯令华。

首次创业 掘到第一桶金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还不到20岁的冯令华跟着村里的裁缝师傅学会裁缝手艺,随后,他远离家乡,到广州的一家服装厂上班。工作期间,冯令华凭着踏实肯干,慢慢地从普通员工做到管理岗位,也积累了服装行业丰富的生产销售管理经验。

在服装厂待了6年后,冯令华开启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在广州办了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召集了十几名绵竹老乡从事服装加工生产。为了能够接到订单,冯令华利用一切时间和人脉,拜访服装加工企业主、原辅料供应商、行业协会人员,不厌其烦地介绍推销自己的企业,希望能跟对方建立合作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冯令华的专业和执着,随后他陆续接到了加工订单,这让他信心倍增。同时,由于在服装厂工作的6年间,吃苦耐劳、勤学肯干的冯令华给服装厂老板留下了良好印象,在自己开办服装加工厂后,他也因此得到了昔日老板的大量订单。有了订单,冯令华心里便有了底气。为了确保服装加工质量,冯令华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一遍一遍地督促检查服装成品,不断优化加工工艺,最终做出让商家满意的服装,赢得了商家的信任和认可,他也由此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回到家乡 实现二次创业

就在服装加工厂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让家乡遭受重创。惦记着家人安危的冯令华关了工厂,带着绵竹籍职工赶回家乡参与灾后重建。

完成家园重建后,冯令华也尝试过其他行业,但效果都不太理想。近年来,随着玉泉镇羽绒和制衣产业蓬勃发展,冯令华从中看到了巨大商机。有一次,冯令华无意间得知玉泉镇正在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想到玉泉缝纫劳工资源充足,自己回家乡办厂,不仅能赚钱,还能解决周边乡亲们就业问题,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冯令华的想法得到了龙兴村支部书记曾维木的赞同和鼓励,这让冯令华增添了不少信心。几番思量,冯令华果断决定回玉泉开办服装厂。

租厂房、办手续、招工人……一切准备就绪后,2018年5月,冯令华的鑫兰服装厂正式创立了。时隔十年,冯令华终于在家乡开启了自己的二次创业之路。

诚信经营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近日,记者来到冯令华的服装厂看到,厂房虽然不大,但非常敞亮,车间里整齐地摆放着10多台专业缝纫设备,“吱吱吱”的运转声音此起彼伏。

“我们厂主要做订单生产,不愁销路。”冯令华说,服装厂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目前订单和效益都很稳定。“现在做的是一批女士夏装连衣裙,做完便发往北京,利润还不错。”服装厂开办后,冯令华积极拓展业务,上北京、下广州,一路奔波,最终凭着自己的韧劲,与北京、广州的多家服装厂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厂里,任何事情冯令华都亲力亲为,不仅和工人一起忙碌,还不断探讨衣服的样式和做工,每一件服装都尽力做到精益求精,也因此得到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赏。

目前,冯令华的服装厂有20余名工人,她们全部是来自于玉泉、广济的村民。32岁的廖萍是玉泉人,几年前从成都的一家制衣厂辞职返乡,专心在家照顾老小,一家人的开销全靠丈夫在外打工。去年,廖萍被冯令华招进服装厂,现在每月能挣三四千元的工资。“以前想都没想过,不仅能在家照顾老小,还能上班挣钱,太高兴了。”冯令华的服装厂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而且还成为了玉泉镇龙兴村的再就业缝纫培训中心。

“下一步我会不断加强管理,提升人员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然后把服装厂发展壮大,让工人能有一个稳定收入,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面对今后的打算,冯令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