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 物尽其用 闲置二手货渐入年轻人“法眼”
作者:申梨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4-10    

随着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而买买买带来的闲置物品也越来越丰富,这些闲置物品还拥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如何让这些闲置物品“活”起来?各种二手转卖APP、电商平台、闲置群及二手跳蚤市场盛行,为闲置物品的交易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记者走访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各类闲置二手货渐入年轻人“法眼”,新交易“时尚”正在形成。

挂闲鱼、上闲置APP

消费者把二手交易当成习惯

买回来几乎没穿过的衣服、囤多了的护肤品、不需要的教材书籍……这些年轻女生常常头疼的问题,如今都能通过“挂闲鱼”、上闲置APP来解决。

“我今年就在闲鱼上卖了很多书籍,也淘了很多自己喜欢的小说,这种方式挺好的。”家住拱星镇祥柳村的柳玲是一名大三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喜欢读书的她常常通过购买二手书籍来满足自己阅读的需求。“我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添加了各类闲置APP,卖掉自己不需要的教材,再淘一些新学期的课本无疑是经济又环保的举动。”

不仅学生党、年轻人爱二手交易,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也为不少宝妈们解决了头疼的“库存”问题。“我儿子现在上幼儿园中班,个子长得快,尤其是脚长得特别快,经常买鞋,家里的鞋柜已经装不下了。”家住小南街的刘新锐,前段时间就在闲鱼上成功卖掉儿子两双几乎全新的运动鞋,一双3折一双4折。

“最近两年,我在闲鱼上卖过不少宝宝的东西,虽然价格不高,就当给家里腾地方了。而且我觉得这样也很环保,这也是一个好的消费习惯。”刘女士笑着说道。

90后热爱闲置群

让节约成为一种潮流

记者走访发现,众多的二手APP平台受欢迎,同样,也有很多年轻市民喜欢选择线下交易,各类同城闲置群逐渐成为二手转卖的一种潮流。

家住世纪东城小区的李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剁手族”,每当各大电商平台有折扣活动时,她便会开启狂购模式。然而,冲动购物后遗症便是家中有一堆“鸡肋”物品:用了小半瓶的乳液、涂了两次的口红、穿了一次就不喜欢的衣服……

“有时候买衣服纯属冲动消费,看到好看就买了,买回来发现不适合自己,或者穿的场合不多,就闲置在衣柜了。现在我加了几个闲置群,东西不需要了、不喜欢了就在群里发条转卖信息,配上实拍图和价格,很快就有人来买。”李小姐说。

在滨河路开服装店的小梦,平日妆容精致、衣着光鲜的她也是一名“剁手族”,有些网上冲动买来的衣服,收到时不想穿,便会卖掉。“以前经常把衣服鞋子挂在‘闲鱼’上卖,但久而久之也发现了弊端。发快递需要邮费、离得远收货回款慢、容易出现扯皮等问题。”小梦坦言,自从进了几个同城闲置群,里面都是爱购物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同城的,见面交易比线上更靠谱,有时候还能交到不错的朋友。

记者走访发现,像李莉、小梦这样喜欢网购的女生不在少数,这已成为90后甚至95后、00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趋势,不需要的就马上放到平台和闲置群内售卖,解决了各类物品的囤积困扰。

市民声音:

旧物再利用是一种“出路”

记者从各类闲置APP的交易量来看,手机、口红、连衣裙、T恤、女包是消费者最爱买的闲置商品,其中服饰和个护美妆成了热门选择。如今,闲置交易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越来越热衷这种绿色消费形式。

“如今反对浪费的观念盛行,二手物品网上售卖并不会让人们觉得礼仪缺失,反而让资源物尽其用。”资深电商经营者潘磊表示,对买家而言,二手交易平台已经成为一大商机,通过低于进货价收购网络平台上个体卖家货真价实的物品,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让资源在有需要的人手上多转几圈,物尽其用之余,也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旧物再利用是一种好出路。”家住紫岩路的蒋欣欣认为,借助互联网处理闲置物品既可以让卖家快速“回血”,又为消费者节约成本,达到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