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在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路上昂扬奋进
作者:张红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3-11
本刊消息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记者在绵竹高新区、德阿产业园等地看到,各企业或开足马力忙生产,奋力冲刺“开门红”;或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的路上昂扬奋进。 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园区为平台,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这是近年来绵竹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重要举措。2018年,全市1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东汽、东投)实现工业总产值522.9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9.2%。 发展永无止境,拼搏永无止境。在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对2019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就是要围绕五年重返“全省十强”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更足、速度更快、质量更优,为实现综合排位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夯实两大平台 打造发展新“引擎” 2019年新春伊始,市委书记陈万见主持召开了德阿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推进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栋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德阿产业园区就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他们强调,德阿产业园区是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转型发展的生力军、开放合作的主平台,全市上下要凝聚共识,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以更大决心推动德阿产业园更好更快发展。 2018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德阿园建设发展的意见》。一年来,德阿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精诚团结,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要素保障,全力推进园区发展。2018年,园区正式获批省级开发区,招商引资国内州外累计到位资金4.19亿元,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0家。2019年初,在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新能源年会”上,“中国锂都”正式揭牌,由此翻开了园区发展崭新的一页。 3月4日,记者在思特瑞锂业有限公司看到,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紧张建设,生产用房已经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对内部电器线路进行最后的连接和调试。公司副总经理熊跃东告诉记者,正在加快建设的硫酸锂车间设备现在已经基本安装到位,所有的管道和桥架等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工人正在加快进行电器、仪表方面的线路连接工作。公司年产1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和8000吨微粉碳酸锂项目将于今年6至7月全部建成。 在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工厂和设施,整洁漂亮的厂区环境让人耳目一新。记者在参观了公司液态发酵车间的中控室和液态车间的发酵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固态发酵车间后,忍不住感叹现代科技的魅力。据绵竹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长期依托华中农业大学,采用固液结合的生物发酵工艺发展循环经济,是一家从事生物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酵母培养物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该项目的落地对我市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城、构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下一步,高新区管委会将不断优化生物医药投资环境,提升园区服务效能,吸引更多优质生物产业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增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 我市在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过程中,坚持把“夯实平台”作为重要支撑,不断充实力量,完善制度,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我市将以绵竹经开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德阿产业园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服务,为打造千亿级高新区和加快建设“中国锂都、千亿园区、锂电产学研高地”作出积极努力。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2+5”新型工业体系 日前,记者在剑南春集团公司采访时看到,酿酒工人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精细操作,忙而有序,不管是在酿造车间还是包装车间,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蔡发富表示,公司下一个目标将定位在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并将剑南春打造成为白酒行业领先、利税总额名列前茅的企业。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以重大项目为支撑,聚焦产业转型、结构优化、打造“2+5”新型工业体系。为加快白酒产业发展,我市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创新成立了酒类产业发展局,将在进一步加强酒类品牌整体推广等方面作出努力。另外,在传统化工产业提档升级方面,我市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传统化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集中攻关,开发附加值高、技术高量高的传统产品,加快我市传统化工产品由原来的农业级产品向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产品转换。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我市按照“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向军民融合和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发展。 据了解,我市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项目储备与投资,努力做到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储备一批。截至去年底,在库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约65亿元。在2019年,我市将重点做强白酒、锂电2个主导产业,落实川酒振兴战略,实施白酒产业倍增计划,不断提升剑南春及“绵竹精酿”的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坚定不移支持剑南春做大做强、中小酒企抱团发展;着力打造锂电产业集群,推进致远锂业、思特瑞锂业等锂电项目加快建设,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核心,再引进一批正负极材料和基础锂盐项目,初步形成锂电中上游产业链,打造百亿锂电产业。加快发展5大重点产业,打造以润格生物为依托的产学研一体化生物科技产业城,培育以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为主的百亿生物科技产业;推进美大康华康新药研发、华光普泰放化疗设备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打造百亿医药产业;充分利用钢铁产能布局调整机遇,加快推进年产能150万吨的盛泉钢铁项目,建设德阳唯一的新型钢铁生产线,打造百亿钢铁产业;加快筹建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园,积极推动磷钛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工艺换代、产品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支持东汽实业、天仟重工等企业实现军民融合发展。 风起云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绵竹在重返“全省十强”的路上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必须在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路上昂扬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