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显著增加 生活水平实现巨变
作者:张娟
来源:
日期:2018-12-07
本刊消息 改革开放40年来,绵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以民为本,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事业比翼齐飞,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节节攀升、消费大幅增加、保障日益完备,人民群众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满足“吃饱穿暖”单一的生活目标到追求“有保障有品质”生活的提升,人民生活正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迈进,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在生产力得到极大解决的基础上,尤其是2008年地震后,随着国家、省、市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及就业渠道的拓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绵竹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37元,比2008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2.4%,比1997年增长4.6倍,年均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55元,较2008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2.7%,比1978年增长105.7倍,年均增长12.7%。 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水平明显增加,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与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达到20159元,比2008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9.1%,比1997年增长3.6倍,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13279元,比2008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8.2%,比1978年增长134.5倍,年均增长13.4%。 城乡收入差异逐渐缩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居民收入可持续发展带来契机。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着力减轻农民负担,先后颁布实施了系列富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民增收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收入差异逐渐缩小。从1997年的2.5倍,缩至2017年的1.9倍。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善,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97年的46.7%降至2017年的3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5.3%降低到2017年的40.1%,下降了25.2个百分点。通过恩格尔系数反映,我市城乡居民均达到小康以上水平。
|